中國日報網
用戶名 密碼 注冊
中國日報 觀天下 知中國

經過系統野化培訓的人工繁育大熊貓“淘淘”被放歸自然

2012-10-12 21:50:15 來源:中國日報
打印文章   發送給我好友

2012年10月11日,國家林業局和四川省政府在四川省石棉縣栗子坪自然保護區內舉行大熊貓放歸自然活動。此舉標志著我國大熊貓保護工作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是我國野生動物保護的又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上午10時13分,國家林業局局長趙樹叢、副局長印紅和四川省副省長鐘勉將關有“淘淘”的籠門打開。兩歲零兩個月的公熊貓“淘淘”并沒有象人們想象的那樣,一溜煙跑進密林。

相反,任憑飼養員在籠子外拿食物引誘,它在籠中一動不動。最后,飼養員不得不用籠子的擋板將它推了出去。出生后從沒有正面與人接觸的“淘淘”出籠后,一點都不怕人,徑自慢騰騰地在山間小道上行走,越過小溝后,消失在茂密的竹林里。

雖然整個過程只持續了幾分鐘,將自己全身打扮得如同樹葉,一直隱藏在密林中拍攝的美國導演,三次獲得艾美獎的Nicolas Brown認為,放歸熊貓的意義如同人類首次登月。

“淘淘”2010年8月出生在熊貓王國臥龍,隨后先后在面積為2400米、4萬和24萬平方米的培訓圈內接受了三個階段的野化培訓。今年9月,國家林業局組織專家論證,認為“淘淘”經過野化培訓,身體健康,野外生存能力強,具有較強的警惕性和自我保護意識,可以放歸自然。

據臥龍管理局局長張和民介紹,“淘淘”身體倍兒棒,如同熊貓中的運動員。經過精心準備和周密安排,10月10日,“淘淘”由出生地臥龍運抵放歸地。

將人工繁育的野生動物野化訓練后放歸自然,補充野外種群,是瀕危野生動物繁育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恢復和重建野生種群的重要手段。

印紅說,我國已經成功開展了朱鹮、揚子鱷、麋鹿、野馬、塔里木馬鹿、黃腹角雉等20多種野生動物的放歸自然工作。而大熊貓由于受自身繁育能力低、食性單一和棲息地破碎等因素影響,放歸自然的難度遠遠高于其他野生動物。

為早日實現人工繁育大熊貓放歸自然,國家林業局分別在臥龍和栗子坪自然保護區設立了大熊貓野化培訓基地和放歸基地??蒲腥藛T通過總結第一只放歸的大熊貓“祥祥”死亡的經驗,制定出了將自然環境中產下的大熊貓幼仔隨母同訓的系統性野化訓練方法。

目前,已有7只大熊貓在臥龍大熊貓野化培訓基地接受系統性野化訓練,今后將被陸續放歸自然。此次放歸的“淘淘”就是采用新方法培訓出的第一只人工繁育大熊貓,

據張和民介紹,放歸自然后的“淘淘”要經歷適應野外環境、融入當地種群、繁育后代等多重考驗才能真正實現放歸自然的目標。

飼養員牟世杰說,他不擔心“淘淘”在野外能否找到食物,躲避天敵,他只擔心小家伙會不會在野外生病。

“淘淘”的媽媽“草草”現年15歲,是一只從野外救助回來的大熊貓,它教會了兒子遇到其它動物時立即爬到樹上,以及在大雪封山的情況下如何尋找食物。為了幫助“淘淘”識別天敵,研究人員做了個假豹子,并錄制了豹子的聲音。在今年6月份的一次測試中,“淘淘”在經過這個“豹子”時,立即跑到了百米之外。

據悉,由大熊貓保護專家組成的監測小組將長期對帶有GPS項圈的“淘淘”在野外的活動進行跟蹤監測,開展深入的科學研究,為更多的人工繁育大熊貓回歸自然積累經驗。

我國對大熊貓的野化訓練始于2003年,第一位學員是當年接近兩歲的“祥祥”。 “祥祥”是候選熊貓中最佳選手,圈養期間,它從來沒有生過病。

臥龍的研究人員對“祥祥”的第一階段訓練是在海拔2080米的一個面積2萬7千平方米的培訓區內進行的。它在那里學會了如何選擇營養最豐富的竹子。在寄生蟲高發季節,它還會爬高到相對干燥的樹上。

14個月后,研究人員將“祥祥”移往一個海拔2480米,面積24萬平方米的一個培訓區域。那里,他們給它看有關獅子和豹子的錄像,教它認識這些天敵。

經過將近3年的訓練,“祥祥”被帶到有著10多只大熊貓的臥龍五一棚地區放歸。

2006年12月13日,定位系統發現“祥祥”突然狂奔了很長的一段距離,這對于熊貓來說,是一個很異常的舉止。9天之后,研究人員發現它時,它的背上和后腿都有傷。在經過治療后,“祥祥”于12月30日被重新放歸自然。

2007年1月7日,來自“祥祥”的無線電信號再次減弱,后來完全消失了。2月19日,“祥祥”的遺體在叢林雪地中被發現。它有一根肋骨斷了,雙耳受傷,背后還有一大片傷口。研究人員分析,“祥祥”是在與野生熊貓發生打斗后,爬到樹上規避時,從樹上摔下來遇難的。

“祥祥”的不幸是對大熊貓的野放工作的一次沉重打擊。隨后,猝不及防的汶川大地震推遲了大熊貓的野放工作。地震中,臥龍核桃坪基地被摧毀,熊貓被運往四川雅安市碧峰峽基地。

長期以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大熊貓保護工作。通過實施全國大熊貓及其棲息地保護工程,在川、陜、甘三省建立了64處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形成了以自然保護區為主體的大熊貓棲息地保護體系,覆蓋了60%的大熊貓棲息地和70%以上的野外大熊貓種群,全國大熊貓野外種群數量增長到1600余只。

同時,我國積極開展大熊貓遷地保護工作,建設了以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陜西樓觀臺大熊貓救護中心等為主體的大熊貓圈養種群繁育體系,通過加強科研攻關,成功解決了大熊貓繁育發情難、配種受孕難和育幼存活難等技術難題,使圈養大熊貓數量增加到342只,基本實現了人工圈養種群的自我維持,對緩解大熊貓瀕危狀況做出了重要貢獻。(黃志凌)

編輯: 于姝楠 標簽: 大熊貓 自然 訓練

精彩熱圖

"羊堅強"天生倒立

科學家預測千年后人類模樣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m3u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