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晚,一名兒童在蘭考縣臨時救助站的房間里入睡。當日8時30分左右,河南蘭考縣城關鎮一民辦收養場所發生火災,事故造成4名孩童當場死亡,3名在送醫院途中死亡。原生活在收養所的另外10名孩童,被臨時妥善安置在蘭考縣臨時救助站內,有專人管護。新華社記者 朱祥 攝
2013年1月4日,人們睜開眼睛沉浸在“愛你一生一世”的溫暖當中時,一場大火在蘭考縣城一處破舊的雙層民房燃了起來,7個孤兒殞命火海。然而,一個裹挾著更多爭議的人出現在火災現場——收養這些棄嬰的老農婦袁厲害;一場持續了25年的民間收養,以及它引起的爭議也再次進入視野。只是,第一時間出現在新聞發布會的政府部門,既沒有對死去的孩童表達哀傷與自責,也沒有感謝袁厲害25年來替他們擔當的責任,更沒法給25年建不起來的福利院一個合理解釋……
火災
這是近30年來中國北方最冷的一個冬天。
1月4日上午8點30分左右,一場大火從蘭考縣人民醫院附近一處不起眼的兩層居民樓內突然燃起。迅速升騰的黑煙吸引附近鄰居紛紛趕來救火,然而水管此時卻被凍結。救火的人們無助地看著火勢從一樓蔓延到二樓……
比救火人群更覺無助的是被困在房屋內的數名殘障孤兒。
已經無從知曉,那些聾啞的兒童是怎樣意識到火情的靠近,那些無法行走的兒童曾怎樣恐懼的呼喊,還有那些甚至連意識尚不健全的幼兒感受到過怎樣的疼痛……唯一已知的調查結果顯示:“從現場情況看,7名遇難者均為窒息死亡”。
罹難孤兒中,最大的叫“五孩”,因患有智力障礙和先天小兒麻痹癥,行動困難。即便在官方公布的詳細資料中,也沒有說明他的具體年齡,只標明“20歲左右”。最小的遇難者是一名約7個月大男嬰,他甚至連乳名還沒來得及取。
唯一生還的是患有小兒麻痹癥的“小十”,因為他可以爬行。由于呼吸道嚴重灼傷,他現在躺在開封市第二人民醫院的重癥監護室里。
他們都是被一個名叫袁厲害的40多歲農婦收養的棄嬰,沒人知道他們準確的生辰。
為什么火災發生時,這一群行動能力困難的孩子身邊沒有一個能幫助他們逃生的正常人呢?
袁厲害事后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回憶,當天她跟往日一樣,去送其他幾個孩子上學。而她雇來照顧孩子的“幫忙人”,因為“光在這干不中,要上醫院打工做賺點錢”,也沒在院子里。
火災的消息傳得很快,聽說后的袁厲害一路狂奔,跑到院子里“一頭栽倒在那,眼都黑了”。等緩過神兒,第一個舉動就是沖進廚房里面“掂出來”一個孩子,緊接著她見到消防隊員抬出來更多已經逝去的孩子……手足無措的她跑到一邊“為幾個小的孩子蓋上被子以防凍著”,甚至她還打算一會兒再回來“給他們換尿不濕”……
直到事情過去幾天,她依然整夜睡不著,“一閉上眼,滿腦子都是著火的場面,看到孩子在那里燒……”她說。
這樣的回憶被記錄在了她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的稿子里。這一天,這個曾因焦裕祿而名震全國的中原小縣城又因為一場火災,成為了全國關注的焦點,這篇訪談也因而在網絡上廣為流傳。
一個叫“隴首飛云”的媽媽在讀后轉發時留下了這樣一句話:“我真的不敢讀,作為一個母親,我害怕讀到這樣的文字,只能轉發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