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玉蘭,上世紀六十年代就是全國著名的勞動模范,她的事跡傳遍了大江南北,激勵了當時的一代青年人。習近平在正定工作的幾年間,呂玉蘭一直擔任縣委副書記,她工作上支持近平,生活上關心近平,習近平也把玉蘭當作大姐姐,十分尊重她,放手依靠和支持她的工作。1993年,呂玉蘭不幸逝世,當時習近平已調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未能參加玉蘭的告別、追悼儀式。在她逝世一年后的1994年,習近平專門寫了懷念呂玉蘭的文章《高風亮節、一代楷?!贰N恼伦窇浟藚斡裉m樸實無華、任勞任怨、艱苦樸素、甘當人民公仆的風范,深情地寫道:“知道玉蘭同志病魔纏身,去年春天我因公到石家莊,趕忙去看望她。見她雖未康復,但精神尚好,也就放心了許多。誰知病魔無情,當我從北方回到福州不久,就傳來了她病逝的噩耗。我為玉蘭同志英年早逝而感到深切地悲痛”,我“有幸和她一起共事,耳聞目睹了她的高風亮節、公仆風范,對她更加敬佩和尊重”,“我們建立了深厚的同志姐弟情誼”?!案唢L昭日月,亮節啟后人;痛心傷永逝,揮淚憶深情。玉蘭同志雖然離開了我們,但她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她的品德和風范,將永遠激勵我們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努力奮斗!”
字字見真情。長達3000字的懷念文章,表達的是對共同奮斗的戰友的思念,對勞動模范的崇仰,對黨的優良傳統作風的追承,也是對黨和人民事業的堅定信心!
習近平對正定的那種難以割舍的感情,不僅是同志情、戰友情,更是對人民群眾發自內心的深情。
“我們的宗旨就是為人民服務,有了這份感情,只要在一個地方工作過,就永遠不會忘記那里的群眾。”習近平同志關心更多的還是正定的發展、人民的生活。一些干部告訴記者,正定的同志們如果有機會見到“老書記”,事前都要好好熟悉一下正定發展的情況,因為習書記最關心的就是正定的發展、正定人民的生活。
習近平自己曾說過,“雖然在正定只有三年多的時間,但這是不尋常的3年,非同于一般的3年?!敝浴安粚こ!?、“ 非同于一般”,是因為他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與生于斯、長于斯的人民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聽說正定農民因為高征購,糧食吃不到頭,頂著農業高產的帽子到周邊地區買薯干充饑,他曾憂心不已;看到一個村小學,沒有一間房子不露天,沒有一扇窗戶有玻璃,沒有一根梁不用棍子頂著,他嚴肅批評了公社領導,要求全縣干部群眾,人人關心教育,關心學校建設;“念好人才經,走好翻番路”,推動了正定的發展,贏得了社會認可。
喜愛繪畫的正定農民王素華、張銀輝夫婦從農村剛進城時,沒有站腳之地,在通往隆興寺的街道上租了一個鐵棚子經營書畫。習近平路過這個鐵棚子時,與這對對藝術有執著追求的農民夫婦聊天,了解到他們有創辦美術學校的想法后,習近平當即表示支持。習近平后來協調各方關系,幫助解決建校困難,還特批兩方木材,制作學校的桌凳。
1985年5月,習近平調離正定。從這里出發,他一路走來,無論是從政還是為人,都始終懷著一顆寶貴的赤子之心,心里裝著人民、時刻想著人民,對人民充滿深厚感情。
“過去你工作過的地方,你所努力過的地方,它能夠不斷地發展,就是你感覺最幸福的地方。”習近平在7月11日的座談會上如是說。也許,只有那些真心為人民傾注心血、傾灑汗水的人才能體會到這樣的幸福?。ê颖比請笥浾呃钪抑?曹陽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