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畫:洋快餐能關閉大腦中提醒人們吃飽的“警報”機制。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許多人吃洋快餐上癮,吃了還想吃,甚至經常容易吃撐肚皮。是洋快餐的確好吃嗎?否。美國一個最新研究發現,之所以人們會貪吃漢堡、奶昔、冰淇淋、巧克力等食品,是因為這些食品中所含的一種飽和脂肪可以迅速“控制”大腦,讓人產生沒有吃夠吃飽的感覺,甚至周五吃了之后,到下周一還想再吃一次。
大腦關閉警報閥門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科學家在研究中發現,在奶制品、漢堡以及奶昔中所含的飽和脂肪在食用后可以直接作用于大腦,讓大腦關閉提醒人們已經吃飽的“警報”機制。
研究者稱,這種作用非常強大,甚至令人吃過一個漢堡后過三天還覺得餓,想再吃一個。
領導這一研究的克雷格說:“通常,我們的身體會預先提醒自己已經吃得夠飽了,但是在吃一些感到好吃的東西時,這一機制卻會失靈?!笨死赘裾f,這一研究同時顯示,人的整個大腦機制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變化。
本來大腦中有兩種調控胃口的激素——胰島素和瘦素(也稱肥胖荷爾蒙),它們可以給予大腦是否已經吃飽的信號,但是飽和脂肪會令大腦發出忽視這些警告的信息。
克雷格說,這一研究顯示,如果人們吃了飽和脂肪的食品,大腦就會被脂肪酸“擊中”,對胰島素和瘦素產生抗拒?!坝捎诖竽X并未指示人們不要再吃,所以很容易吃到撐。”克雷格說。
研究者還發現,飽和脂肪酸對大腦的“綁架”可以持續三天。而在飽和脂肪酸中,一種被稱為軟脂酸(又叫棕櫚酸)的脂肪尤其擅長“蒙騙”大腦。軟脂酸是一種在奶油、芝士、牛奶和牛肉里常見的飽和脂肪。
人體攝入的脂肪包括兩大類脂肪酸——飽和和不飽和。飽和脂肪是指形成脂肪的碳鏈上帶滿氫原子, 這種脂肪可以增加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被認為是不健康的脂肪酸,是對心臟的一個重要威脅因素。肉類和奶制品是飽和脂肪的最主要來源。
這一研究是在老鼠身上進行的,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臨床調查月刊》上。
(來源:新華網 編輯:歐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