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駐廣州記者鄭佳欣
實習生謝瀟
佛山:
資金鏈壓力大成本高企,虧損已成企業常態
80%企業資金吃緊經營困難
順德近來牛仔服企業倒閉一度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盡管“倒閉潮”在佛山尚未出現,但由于資金鏈壓力以及成本高企,許多中小企業出現虧損情況?!?0%的企業在資金上都吃緊?!狈鹕绞懈笔虚L李子甫坦承,今年經濟形勢比金融危機時更嚴峻,特別是對小型、微型企業影響重大。
成本上漲企業利潤被削弱小型微型企業經營困難
記者從南海區統計局的一份數據中發現,今年以來南海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就呈下滑現象,前2月,規模以上工業虧損企業達到331家,虧損面達到15%,同比擴大6.6個百分點。虧損額2.12億元,同比增長36.0%。所幸的是,第二季度“面”虧損情況稍有緩解,虧損企業為292間。
然而,由于今年廣東啟用新統計標準,規模以上企業全年主營業務收入提高至2000萬元以上,而南海10萬家中小企業僅有3000多戶符合規模以上標準。這意味著在南海,甚至整個佛山有超過90%規模以下中小企業的真實情況并沒有在數據中體現,而這部分企業群體可能存在更大的虧損面。
成本高企導致企業利潤吃緊。佛山市紡織行業秘書長吳浩亮認為,原材料價格暴漲暴跌導致部分企業抵擋不住,各方面的成本都在漲價,形成一個輔料漲價的高潮,利潤削弱得很厲害。
在順德,家具企業成本春節以來至少增加了13%。由于報價半年一次,許多訂單只能自己消化成本上漲,企業壓力很大。而根據順德一份調研報告顯示,企業綜合成本與去年同期相比普遍增長,主要包括人工成本和原材料采購成本上漲,整體漲幅普遍在20%以內。
由于成本上漲,企業的訂單價格已不具備優勢。在傳統出口行業紡織業,訂單流失嚴重,不少訂單往越南、印度轉移,且歐美市場萎縮使企業出口訂單削減,行業總體出口情況已經不容樂觀。
因缺錢企業被迫收縮規模小額貸款利率普遍翻了一番
“現在資金鏈壓力確實大。”三水一家鋁材加工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資金緊張,現在當地一些小企業選擇“有多少,做多少”,根據資金情況調整、壓縮生產規模,有些訂單即使送到眼前也不敢接受。
李子甫表示,佛山80%的企業在資金上都吃緊,20%―30%的企業感覺到很緊張,預計要明年5月過后才會有所改變。
由于銀根緊縮,許多企業轉向非銀行渠道借貸。記者調查了解,目前佛山已有8家小額貸款公司正在營業。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小額貸款利率普遍翻了一番,達到基準利率的2倍。
即使是銀行,其個人小額貸款的利率已按照基準利率上浮10%―30%,而一些民間借貸機構,現在的年利息率已達30%以上。
目前,佛山政府已經與國開行合作,將本地優秀中小企業打包發行債券融資,首單擬發額度20億元,預計年內完成發行。同時,佛山第9家小額貸款公司已獲審批,即將開業,佛山的計劃是在2012年實現15家小額貸款公司的規模。
南方日報駐佛山記者賈抒
中山:
企業生產、運輸、銷售、人工等多重成本上升,企業家信心和企業景氣指數回落
逾九成規模
以下企業利
潤率低于5%
日前,中山市經信部門對市內131家規模以下企業調查結果顯示,93%的企業凈利潤率低于5%,68%企業反映綜合生產成本高于去年。受原材料漲價、油價上漲、勞動薪酬提高、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影響,企業生產、運輸、銷售、人工等多重成本上升。據統計,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大幅回落,第二季度企業家信心指數和企業景氣指數均比一季度回落9.2個百分點。
越來越多的中小服裝企業面臨停產或倒閉燈飾家具也步入同一困境
以休閑服裝為名片的中山市沙溪鎮,在這個小鎮上聚集著上千家大大小小的服裝企業。然而今年以來,這數以千計的服裝企業,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國際訂單減少等影響,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據中山市相關部門調研統計,越來越多的中小服裝企業因無法承受生產成本壓力,可能面臨停產或倒閉。
然而,不堪成本壓力劇增而困難重重的不僅僅是服裝行業,包括燈飾、家具等行業面臨著同樣的困境。
“年初每公斤200多元的三基色熒光粉,短短半年時間上漲10余倍,現在3000多元一公斤?!卑目耸空彰飨嚓P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三基色熒光粉是生產節能燈的主要原材料,而節能燈行業經過10余年的發展,價格已經非常透明,漲價空間非常有限,三基色熒光粉價格劇漲對它們的殺傷力都非常大。
企業資金鏈隨時有斷裂的可能中小企業融資成本超11%
在記者采訪過程中,中山市內不少企業主表示,與往年相比,當前企業融資更難,成本更高,在成本高企的同時,企業資金鏈隨時有斷裂的可能。
小欖某五金企業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經常面臨資金難題,但一般都是找朋友或者通過其他途徑解決,“沒有想過去銀行貸款,手續相當麻煩,而且貸到款的幾率很小?!?/p>
事實上,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影響,市場流動性收縮,商業銀行放貸能力降低,中山市上半年新增貸款總量比去年同期減少30億元,融資難成為困擾企業發展的重要問題。據統計,目前中山中小企1年期融資成本已超過11%。不少企業如大橋化工、日先陳列用品公司等企業表示融資難增大了企業經營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