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備受世界矚目的法國大選迎來了決勝時刻,法國本土的第二輪投票于5月6日上午8點(北京時間下午2點)正式開始,投票于當地時間晚上8點(北京時間凌晨2點)結束。
投票前的最后一次民意調查顯示,人民運動聯盟候選人尼古拉·薩科齊(原譯尼古拉·薩爾科齊)的支持率仍領先社會黨候選人賽格琳·羅雅爾(原譯塞戈萊娜·羅亞爾)10個百分點,輿論普遍認為薩氏最終從希拉克手中接過接力棒的可能性極大。
“一場震撼法國的選舉”
6日出版的法國報紙紛紛鼓勵讀者前去投票,并贊揚此次競選活動非常精彩,激發了法國人民對政治的關注。
“一場震撼法國的選舉”———法國《星期日報》6日刊出如此題目的頭版頭條新聞。
《星期日報》寫道:“5月6日是一個決定性、歷史性的時刻,而之前各種辯論的質量讓人感到欣慰。兩位候選人激發了4450萬名法國選民,(第一輪的高投票率)也表明了兩人的能力。”
此次選舉共有4450萬名法國民眾登記成為選民,比2002年大選時多了340萬人。其中約有82萬法國公民登記在海外投票,而2002年總統大選時只有38.5萬人。
在4月22日進行的首輪投票中,法國選民的投票率大約為74%,創下了自1981年大選以來的投票率新高。
英國《衛報》分析稱,如此高的投票率代表了法國民眾渴望變革的心理。
一名19歲的選民表示:“我們已經丟掉了這個國家的所有價值,人們不再重視家庭、工作和國家。”還有一位21歲的青年人說:“法國需要一位強勢的領導,他(她)應該可以讓懶惰、悲觀的法國重新煥發活力!泵绹襟w稱,不論是薩科齊還是羅雅爾最終入主愛麗舍宮,都將標志著法國一個權力交接的新時代的開始。
與年過七旬的現任總統希拉克相比,現年52歲的薩科齊和53歲的羅雅爾都代表著更年輕的新一代政治家,他們都提出了全新的思路解決困擾法國已久的經濟缺乏活力、國家債務過高、失業率高以及城市治安差問題。
成為“新一代的戴高樂”
英國《獨立報》顯然認為薩科齊勝券在握,已經開始描繪“薩科齊時代的法國”。該報稱,他將是29年來愛麗舍宮最年輕的主人;他將是首位二戰后出生的法國領導人;身高1.65米的薩科齊也將是第五共和國最矮小的總統。他希望成為新一代的戴高樂,重建法國的尊嚴、經濟實力以及國際影響力。
雖然薩科齊一直堅稱“我們必須平靜地等到星期天,在此之前沒有人勝出”,但他在言談之間還是表現出必勝信念。他說,他打算在今年6月法國議會選舉前成立一個“消瘦”的過渡政府,只包括15名內閣部長。
有內部消息人士5日也透露出相似的聲音,他說薩科齊的團隊已經開始著手新一屆的政府組閣和立法工作。
羅雅爾團隊“很沮喪”
4日公布的最近一次民意調查顯示,薩科齊仍以55%的支持率領先羅雅爾(45%)10個百分點,因此輿論普遍認為薩科齊獲勝的可能性極大。
自從今年1月中旬開始,薩科齊就一直保持著民意支持率的領先地位。在首輪投票中,他憑借著31%的選票首先從12名候選者中脫穎而出,羅雅爾獲得25.8%的選票緊隨其后。
如果羅雅爾希望在此次投票中翻盤,她至少需要確保取得中間派候選人貝魯陣營中超過一半的選票。
據統計,有望轉向左派的中間派選民幾乎都是年輕人,但這些人只占中間陣營的大約10%。大部分中間選民都是年紀稍大的人,他們更加傾向于站在薩科齊一邊。
法國報紙指出在羅雅爾的選舉團隊中已經彌漫著沮喪的氣氛。《巴黎人報》稱羅雅爾的競選之路“最終在一片古怪的氣氛中結束……”
就連左派的報紙《解放報》也稱:“反敗為勝的可能性在4日就已經結束了,F在只有候選人(羅雅爾)自己看起來還保持著信心。”
不過也不能排除大選結果出現突變的情況。法國的民意測驗之前曾經出現過嚴重誤差的情況。
而據統計,截止到5日晚間,仍有14%的選民沒有明確自己的立場,他們的選擇足以改變整個選舉的走勢。
(來源:新聞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