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環球在線首頁
中文 | ENGLISH
 
 
 
 
 
 
 
第二章 在土地革命戰爭中開辟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2007-09-27 10:24

一、從南昌起義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國內政治局勢急劇逆轉,原來生機勃勃的中國南部一片腥風血雨。蔣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權后,經過一系列新軍閥混戰,建立起在全國范圍內的統治。這個政權對外實行反蘇、親帝的政策,對內竭力維護官僚買辦資產階級和封建地主階級的利益,限制和壓制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殘酷地鎮壓、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因此,同北洋軍閥一樣,它仍然是一個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獨裁專制政權。

在這樣的政權統治下,中國共產黨必須繼續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首先必須直接反抗國民黨的反動統治。

然而,這時的黨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據不完全統計,從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殺害的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達31萬多人,其中共產黨員2.6萬多人。在極其險惡的局勢下,黨內思想異?;靵y,一些同志和不堅定分子離開黨的隊伍,黨員數量急劇減少到1萬多人。與此同時,工農運動走向低沉,相當多的中間人士同共產黨拉開了距離。事實表明:中國革命已進入低潮。

但是,在嚴峻的生死考驗面前,在革命前途仿佛已變得十分黯淡的時刻,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并沒有被嚇倒,被征服,被殺絕。他們從地下爬起來,揩干凈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又繼續戰斗了。

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委會斷然決定了三件大事:將黨所掌握和影響的部隊向南昌集中,準備起義;組織湘鄂贛粵四省的農民,在秋收季節舉行暴動;召集中央會議,討論和決定新時期的方針和政策。

為徹底清算并糾正黨在過去工作中的嚴重錯誤,決定新的方針,中共中央于8月7日在漢口秘密召開緊急會議,即著名的八七會議。會議徹底清算大革命后期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并選出以瞿秋白為首的中央臨時政治局。這次會議給正處在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中的黨指明出路,為挽救黨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這是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一個歷史轉折點。

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和八七會議確定的方針,中國共產黨人在黑暗中高舉起革命的旗幟,以血與火的抗爭回答國民黨的屠殺政策。黨派出許多干部分赴各地,恢復和整頓黨的組織,組織武裝起義。

8月1日,以周恩來為書記的前敵委員會及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率領黨掌握或影響下的北伐軍二萬多人在南昌舉行起義。10月初,起義軍在南下廣東途中遭到失敗。保存下來的部隊,一部分轉移到廣東海陸豐地區同當地農民武裝匯合;另一部分在朱德、陳毅率領下轉入湘南。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地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

八七會議后,毛澤東作為中央特派員到湖南改組省委并領導湘贛邊界秋收起義。起義于9月9日發動。在進攻長沙受挫后,以毛澤東為書記的前敵委員會當機立斷,改變原定部署,決定到敵人控制比較薄弱的山區尋求立足地。隨后進行著名的三灣改編,將黨的支部建在連上,部隊內部實行民主管理。10月7日,毛澤東率部到達江西寧岡縣茅坪,開始了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斗爭。

12月11日,在廣東省委書記張太雷和葉挺、葉劍英等領導下發動了廣州起義。起義軍一度占領廣州絕大部分市區,成立了蘇維埃政府。在優勢敵人的進攻下,起義失敗,張太雷和許多同志壯烈犧牲。退出廣州的起義軍一部分轉移到海陸豐參加革命斗爭,一部分到廣西左、右江一帶同農民起義軍匯合。廣州起義是對國民黨屠殺政策的又一次英勇反擊。

除了這幾次規模較大的起義外,黨還先后領導了海陸豐、瓊崖、鄂豫邊、贛西南、贛東北、湘南、湘鄂西、閩西、陜西等地區的武裝起義。到1928年初,黨先后發動近百次武裝起義。這些起義,有一部分很快地失敗了。它們的失敗證明:在中國的情況下,企圖通過城市武裝暴動或攻占大城市來奪取革命勝利,是行不通的。而一些堅持下來的起義軍,大多活動在位于數省邊界、距離國民黨統治的中心城市較遠的偏僻農村地區,這就為后來紅軍和革命根據地的發展,奠定了初步基礎。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m3u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