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月球是地球的近鄰,自古以來人類就對之遐想不已。嫦娥翩躚,吳剛伐樹,它是無數文人墨客靈感的來源。1969年阿波羅飛船成功登月曾經讓人類激動不已。不過自1972年美國“阿波羅”計劃完成后,月球探測就悄無聲息達25年之久。直到90年代后半期,月球探測再度升溫,與早期的月球探測不同,20世紀末的探測要務實和緊張得多。各個國家一方面想揭開更多的月球奧秘,另一方面則是在跑馬圈地,占有更多的太空資源。
一、蘇美登月之戰
通常認為,蘇美在月球上的競爭始于1961年,加加林飛入太空之后。這樣說不夠完全,其實在1957年10月首次發射地球衛星之后蘇美就都把目光轉向了月球。它們之間的競爭如此的激烈,幾乎總是同時向月球發射火箭。1958年8月美國第一次用“尤諾”號運載火箭發射了“開拓”者月球站,9月蘇聯用“東方”號火箭發射了“東方—1”號月球站,美蘇兩國的發射都失敗了。
10月11日美國進行了第二次嘗試,發射了“尤諾”號,第二天蘇聯也發射了第二枚“東方”號,兩國的發射都沒有成功。11月8日美國再次發射“尤諾”號,又失敗了。莫斯科決定放棄這輪比賽。因為設計師們沒有把握成功,他們不想在十月革命節讓國家領導人傷心。12月6日和9日僅相隔三天美國和蘇聯又分別發射了各自的火箭,這又是一次失敗的嘗試。
只是到了1959年1月2日“東方”號才平安地飛往月球方向,但沒有把“月球—1”號站送上月球,有6000公里的誤差。而美國的火箭只是到了3月3日才擺脫了地球的引力,但它也沒能把月球站送上去,有6萬公里的誤差。
1959年12月華盛頓決定停止這種競賽。而蘇聯的著名設計師科羅廖夫還在一次次地試圖把月球站發射上去,但是他一次次地失敗了。截止到1965年底蘇聯共發射了21個月球站,其中一些炸毀了,一些從月球旁邊飛過了,還有一些到達了月球,但是碰壞了,不能發送任何信息。
后來才知道,這不過是登月大戰前的序曲。在加加林進入太空美蘇開始認為,把自動儀送上月球已沒有什么價值,只有將人送上月球才算真正戰勝對手。
美國動用全部物力和財力來實現這個目標。航天工業的巨頭波音公司、洛克希德公司和羅克韋爾公司得到源源不斷的巨額資金,它們打算在1970年之前將美國人送上月球。
很快便取得了初步成果。從1966年8月起開始實施月球研究劃,一年內發射了5個觀測站,它們提供了有關月球表層的充分數據。從1966年2月起開始對無人駕駛的“阿波羅”號飛船進行近地軌道的飛行試驗,美國正是打算用這種飛船完成登月計劃。失敗是成功之母,1967年1月“阿波羅”號飛船在做地面試驗時發生火災,3名宇航員全部被活活燒死,這使美國實現登月計劃的時間推遲了一年。1968年10月宇航員開始駕駛“阿波羅”號飛船,美國人就要登月了。
1964年8月蘇共中央和部長會議正式批準了登月計劃。這項計劃的領導人是科羅廖夫,他應當在1968年將兩名宇航員送上月球,其中一人要在月球上實現行走。
1967年3月和4月從拜科努爾航天中心向近地軌道發射了“宇宙-146”號和“宇宙-154”號兩艘無人駕駛飛船進行試驗性飛行。隨后應當向月球發射飛船,但是1967年9月和11月運送飛船的“質子”號火箭連著發生了兩起事故。只是到了1968年3月才順利地發射了飛船,但是返回地球時,方向系統出了故障,為了不落入敵人手中,它被自爆系統炸毀了。隨后的兩次發射也不順利,1968年4月“質子”號火箭出現事故,7月14日因火箭事故死一人重傷兩人。
1968年9月“探測器—5”號飛船發射順利,上面裝了兩只哈薩克草龜,這兩只烏龜是第一個繞月球飛行并回到了地球的生物,它們被記錄在吉斯尼紀錄大全中。但是飛船沒有在哈薩克著陸,而是落入了印度洋,在美國人的眼皮底下它被撈了回來。1968年11月“探測器—6”號飛船沒能正常返回地球。起先是飛船失去密封性,在5300米的高空降落傘提前自動打開,最后像塊石頭似地墜落到地面。但是儀器拍攝的照片奇跡般地被搶救了出來,第一次獲得了有關月球的彩色照片。
蘇聯越來越遠地落后于美國。要想縮小這種差距只有借助于美國人的失敗。1968年12月“阿波羅”號載人飛船飛繞月球,并平安地返回了地球。1969年2月蘇聯發射了當時的超級火箭--h1,但是它54秒后就爆炸了。3月“阿波羅-9”號在近地軌道飛行順利。1969年5月“阿波羅-10”號成功地進行了在月球軌道上飛行試驗,顯然美國人登上月球是指日可待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