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名 密碼 注冊
訂閱手機報國際 中國 博覽 財經 汽車 房產 科技 娛樂 體育 時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親子 社區 專題
中國日報 中文國際 頭條國際 國際快訊 軍事臺海 精彩圖片 國際博覽 奇聞奇觀 科學探索 歷史揭秘 國際財經 中國經濟 消費旅游 能源在線 外交講壇 獨家策劃 風云對話 中日論壇 評論 特稿 新聞匯總 海外看中國 E-Weekly

觀察:中東北非亂點越來越多水太深 西方想法太嫩

2013-01-19 09:20:00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中國日報-看世界+加關注 打印 發送 字號 T | T 我來說兩句2311人參與)

環球時報:中東北非水太深,西方的想法太嫩

阿爾及利亞政府軍17日強攻綁架人質的恐怖分子,至少導致30名人質死亡,其中包括日英法等國的人質。國際社會一片震驚,部分輿論譴責阿政府軍的行動過于粗暴,導致人質死亡。

阿爾及利亞這起人質危機是馬里大亂的延伸,北非亂局經過“基地”組織的串場,逐漸呈現出驚人的恐怖主義傾向。在“阿拉伯之春”過后,如今打壓中東北非的恐怖主義要比過去更難,過去與西方合作、可以當作抓手的政治強人都沒了,那一帶不少地方差不多處于“政治真空期”。

中東北非的制造業普遍落后,迅速增長的年輕人群體沒有足夠工作機會,加上伊斯蘭極端宗教政治與世俗政治輪番競爭影響力,社會中蘊藏了大量不安。

“阿拉伯之春”帶來了民主,也掀掉了壓制中東北非社會矛盾的蓋子。從馬里到阿爾及利亞的問題看上去爆發得很突兀,其實它是樓頂上終于掉下來的“第二只靴子”,這種亂象早就處于人們惴惴不安的預期中。

在阿爾及利亞綁架人質的主力被疑有本地人、利比亞人、突尼斯人及馬里人,是群亡命徒,他們要求法軍停止在馬里的進攻,釋放伊斯蘭恐怖分子。阿爾及利亞要對付他們可想而知有多難,雙方之間的斗爭是你死我活的,政府軍沒有同恐怖分子談判的習慣和傳統。

中東北非的事情動不動與血腥沾邊,妥協的余地很小,而且對立和仇恨經常分叉、重組,過去西方對那里的問題尚且小心翼翼,但這幾年他們變得自信和輕率,以為民主可以解決一切,尤其可成為恐怖主義的克星。

現實是阿拉伯世界的水很深,而西方理想主義的新領導人們太嫩,中東北非的亂點越來越多,失控的危險越來越現實。

世界急需擺脫意識形態的簡單化,實事求是搞清混亂地區問題的性質,以及社會的深層原因。現在不是冷戰年代,陣營的界線十分清晰?,F在不少西方的敵人都是民選的多數派,政治劃界已不管用,西方在動蕩地區的戰略利益很多時候也變得模糊不清。

外部對動蕩地區的總政策應是鼓勵安定,幫助發展經濟,推廣教育。而不是鼓勵革命,支持一派打另一派,制造無政府主義等。中東北非的民族和教派錯綜復雜,如果陷入革命和奪權的輪回,很難有任何政治成果長期延續,社會將被一輪又一輪的復仇吞沒。

在全球化時代,西方的民主政治沖擊阿拉伯世界,反過來中東北非的動蕩也會威脅西方。很難說這兩個箭頭哪一個更有穿透力,它們的比賽才剛剛開始。

11年前紐約世貿大樓倒下了,在那之后中東北非的秩序被西方價值觀“撞塌”。它們之間看似沒有聯系,其實未必。

現在該是反思并收拾殘局的時候了。世界要認真幫助中東北非、特別是那里的落后地區繁榮,而不是琢磨在這個過程中榨取自己的地緣政治利益。全球化不可阻擋,動蕩地區的和平與發展,就是外部世界的利益所在?!?/p>

分享到:


編輯:柳洪杰 標簽: 中東
...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300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日報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
24小時新聞排行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m3u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