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名 密碼 注冊
訂閱手機報國際 中國 博覽 財經 汽車 房產 科技 娛樂 體育 時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親子 社區 專題
中國日報 中文國際 頭條國際 國際快訊 軍事臺海 精彩圖片 國際博覽 奇聞奇觀 科學探索 歷史揭秘 國際財經 中國經濟 消費旅游 能源在線 外交講壇 獨家策劃 風云對話 中日論壇 評論 特稿 新聞匯總 海外看中國 E-Weekly

中國殲15艦載機月均飛行架次創新機試飛紀錄(圖)

2013-01-23 16:50:17 來源:中國航空報
中國日報-看世界+加關注 打印 發送 字號 T | T 我來說兩句2311人參與)

中國殲15艦載機月均飛行架次創新機試飛紀錄(圖)

沈飛殲15試飛保障團隊

那天上午9時許,殲15飛機試飛基地塔臺里,熱盼和緊張的氣氛籠罩著整個指揮大廳,沈陽所現場技術保障團隊負責人和其他成員及飛行指揮員等幾十雙眼睛緊緊盯著屏幕上的飛行軌跡和數據,9時零7分,數據顯示:第一架殲15飛機平穩降落在航母甲板上,現場頓時沸騰起來,大家齊聲鼓掌,互致祝賀。為了這一天, 沈陽所現場技術保障團隊不知度過了多少個不眠夜,付出了多少心血。

從殲15飛機開始試飛訓練那一天開始,沈陽所就成立了由所長、總設計師為負責人,副總師、綜合后勤保障部和全所各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現場技術保障團隊。

在開展技術保障工作初期,技術保障團隊對殲15飛機平臺特性、考核驗證,試飛員駕駛操縱特點,機艦適配性驗證方法等方面開展了多方面的深入分析,編制了專題報告。近年來,技術保障團隊開展了30多項技術攻關工作,編制了50多份共幾千頁技術報告,在艦載機的使用特性、飛機系統優化改進、驗證方法、飛行特性、飛行試驗的驗證方法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有力支撐了試驗試飛工作的順利進行。

現場技術保障團隊在總結以往型號現場管理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編制了《試飛現場管理辦法》,明確了現場工作職責、工作辦法和工作流程,建立了一整套可行的信息傳遞、管理辦法,為現場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保證,實現了試飛工作的規范、高效運作。

去年在一次繞艦試飛中,飛機與母艦進行交聯試驗時,發現飛機某個系統與母艦交聯有問題。飛機返航后,技術保障人員用外場設備進行測試檢查,基本定位了故障部位,但為了準確無誤,連夜派車從所里拉來一套測試設備,晚11時到達現場后,技術保障人員不顧疲勞連夜進行測試,準確定位了故障部位,根據故障原因提出了解決方案,并于凌晨2時排除了故障,保證了飛機第二天的正常繞艦試飛。

航電系統的技術負責人有幾位是女將。她們在工作中同樣承載著巨大的壓力,巾幗不讓須眉。一天晚上9時,她們中的一位接到去基地保障的緊急任務,二話沒說第二天早晨就去車站趕7時20分的火車。中午,她的另外兩個同事在試飛問題協調會后,直奔赴火車站,到基地后立即投入工作,白天在塔臺或監控大廳監控載機試飛中的工作狀態,晚上針對出現的問題反復查看視頻、分析數據。她們連續多日工作到后半夜,積極組織對機載軟件進行升級,出色完成了任務。

夏日機場地面溫度高達60多度、汗水濕透了衣褲,冬天寒風刺骨、凍僵了手腳,但為了準確掌控試飛過程,獲得第一手信息,技術保障團隊成員總是堅守在每一個試驗現場,仔細觀察飛行數據和飛行狀態。技術保障團隊中的幾名同志常常連續幾個月工作在試飛基地。在試飛技術保障團隊的積極努力下,殲15飛機月均飛行架次、飛機總出勤率和任務計劃完成率創造了新機試飛史上的三項紀錄,其出色的試飛現場技術保障工作得到了軍方、集團公司機關各級領導的高度評價。 沈陽所殲15飛機現場服務保障團隊,以堅強的信念凝心聚力,默默無聞地奉獻在試飛現場,創造一流的業績,有力地保障了飛機首飛。


編輯:柳洪杰 標簽: 試飛技術
...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300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日報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
24小時新聞排行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m3u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