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5
運-20振翅首飛,國人振奮。其實,新中國成立以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空軍主力運輸機型只有運-5輕型運輸機。隨著現代戰爭形勢的發展,隨著中國國家利益在海外的拓展,實現武裝力量快速部署和裝備的快速投送,成為中國軍隊急需解決的問題。2006年,大飛機項目被正式列入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國產運輸機的發展從運-5開始,歷經運-7和運-8等機型。此外,為了臨時應對我軍對大型運輸機的需求,上世紀90年代起,中國陸續從俄羅斯引進了數十架伊爾-76大型運輸機。下面分別是上述幾款運輸機的簡要介紹?! ?/p>
運-5輕型運輸機是我國第一種自行制造的運輸機,原型為上世紀蘇聯40年代設計的安-2運輸機,運-5由南昌飛機制造公司負責,1957年12月定型并首飛,機長12米,翼展18米,起飛重量5噸,具備運行費用低、起飛距離短等特點?! ?/p>
運-7是由西安飛機工業公司研制生產的雙發渦輪螺旋槳中短程運輸機,原型為蘇聯安-24,運-7于1970年12月25日首飛,1984年完成試飛,機長23.7米,高8.55米,最大起飛重量21.8噸,該機大量裝備?! ?/p>
運-8中型中程四發渦輪螺旋槳多用途運輸機,原型為蘇聯安-12,運-8是目前我軍主力運輸機型,由陜西飛機制造公司研制,1975年首飛,起飛重量61噸,機體采用全金屬半硬殼結構,可一次搭載96名全副武裝士兵或82名傘兵。幾十年來,運-8運輸機陸續發展有近30種改型(包括最新的“運-9”),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此外,為了臨時應對我軍對大型運輸機的需求,上世紀90年代起,中國陸續從俄羅斯引進了數十架伊爾-76大型運輸機, 該機機長46米,翼展50米,起飛重量170噸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