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駐俄大使邁克爾?麥克福爾借助社交媒體、玩轉“數字外交“。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1月12日報道,在俄羅斯這樣一個經常貶損美國、沒有耐心接受西方價值觀念,同時嚴格管控傳媒的國家,美國大使通常很難向普羅大眾傳遞他想傳達的信息。然而,現任美國駐俄大使邁克爾?麥克福爾卻另辟蹊徑,借助社交媒體、玩轉“數字外交”。
***新時代嘗試新外交
“數字外交”的想法從何而來?麥克福爾說,這受到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的啟發,“兩年前,她派我來莫斯科。當時,她告訴我,外交的含義遠遠大于在外交部會見他國大使”。
2012年1月,麥克福爾上任,他在俄羅斯的所聞所感加深了他對希拉里贈言的理解。當時,俄羅斯反美情緒高漲,電視里、報紙上充斥反美言論。作為新任美國駐俄大使,麥克福爾的日子可不好過。隨后,他頂著輿論壓力與俄人權活動人士會面,更是成為媒體炮轟的對象,他被指暗中下令、企圖挑起沖突。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麥克福爾認為是時候轉戰“數字戰場”了。
在麥克福爾看來,雖然俄羅斯傳統媒體對美國不甚友好,但社交媒體可提供未經過濾的信息溝通,這意味著他可以在微博上、在博客上傳播美國政策。盡管單純依靠發微博,麥克福爾無法贏得俄民眾的認同,不過他也志不在此,他的目的是與一個新的群體進行直接溝通。
***“有來有往”成其賣點
政府官員開微博并不少見,但麥克福爾卻以和網民“有來有往”而與他人區分開來。幾天前,一名網友在微博上向麥克福爾發問:“美俄會爆發戰爭嗎?”“不會!”麥克福爾用俄語干凈利落地回答。
隨后,此次問答在微博上引發一場有關美俄是否互為威脅的大討論,麥克福爾也參與其中?!盎亟M織”,他在對話框里寫下四個字,然后點擊發送,指出這是美俄面臨的共同敵人。
麥克福爾在“數字外交”領域作出的嘗試和努力得到外界認可。麥克福爾赴俄任職數月后,莫斯科一家學術機構刊文稱,相較于同行,他把“數字外交”推行得更為深入。該機構高級研究員薩姆?葛林更把麥克福爾列入俄羅斯十大最具影響力博主榜單,稱其博文的閱讀人數和影響力不容小覷。
***公私兼顧獲得成功
而在美國國內,政府和媒體也在嘗試解讀麥克福爾使用社交媒體的成功之處。美國國務院發行的《國家》雜志2013年12月刊,以及美國《外交雜志》1、2月刊都發表文章,向讀者介紹這位學者出身的美國駐俄大使如何進行“數字外交”。
“他會聲援美國政府,但也會在社交媒體上稍稍展示一下私人生活?!薄度A盛頓郵報》說。例如,麥克福爾把他和妻子在莫斯科大劇院觀看芭蕾舞表演的照片放上“臉譜網”(Facebook),同時附文贊嘆俄羅斯文化博大精深。一年半前,他帶家人參觀莫斯科紅場的照片還收獲了一千個“贊”。
除了“贊”,麥克福爾在微博上還遭遇過怒斥。此前,俄羅斯外交部曾連發至少15條微博,斥責麥克福爾在俄國立高等經濟大學做演講時措辭不專業,指其扭曲美俄關系、散播謊言。麥克福爾隨即“回擊”,說自己所做的PPT演示合乎標準,聽眾反響熱烈。
當時,瑞典外交部長卡爾?比爾特在推特(Twitter)上圍觀這場口舌論戰,并將其稱為史上第一場“推特戰爭”?!拔铱吹?,俄羅斯外交部對美國駐俄大使發動了一場推特戰爭,”擁有超過25萬粉絲的比爾特在微博上寫道,“這是一個新的時代,粉絲代替了核彈,現在變得更好了?!?/p>
(來源:中國日報網 信蓮 編輯: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