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Language Tips > campus > school trend  
 





 
"墨韻中國"畫展在北語舉辦
[ 2006-12-04 10:42 ]

11月24日下午,北京語言大學禮堂前廳裝飾一新,迎來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柴旭教授的畫展。
                 
  柴旭教授油畫造詣很深,其油畫曾在日韓參加過國際性的重要展覽。在繪畫創作上回到中國語言后,繼承了西方特點,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畫風,"灑脫但不混亂",嶺南畫派第二代大師黎老先生曾夸道:"柴教授的畫可有一比:洋鬼子穿馬褂--味道十足",也從側面展現了柴教授的畫風。
                 
  《環球時報》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曾刊登過這樣的篇首語:柴旭被稱為"中國通俗畫派大師"。他所領導的"中國通俗主義繪畫"與以張藝謀為代表的"通俗主義電影"、王朔為代表的"通俗文學"、崔健為代表的"中國通俗搖滾樂"統譽為"中國通俗文化的四大支柱"。
                 
  此次畫展題為"墨韻中國",二十余幅中國畫詮釋了這一主題。展覽過程中有古箏的現場彈奏傳統曲目,比如高山流水,使觀眾能夠更好的融入這一主題。
                 
  柴教授介紹,這些中國畫作品按內容可以分為"山"、"水"、"人物"三部分。
                 
  山,表現了其硬朗的氣勢。用了筆墨寫意中的"筆",刻畫出山的堅挺、偉岸、堅韌和寬廣的胸懷。
                 
  水,則表現思鄉情懷,柴教授舉例說:"一衣帶水、源遠流長都是古人的思鄉情懷"。采用筆墨寫意中的"意",用墨氣和氣韻烘托出悠遠的意境,"從無到有,又從有中找無",柴教授笑道:"這也是中國傳統哲學的一部分"。
                 
  人物,柴教授講道,"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體現了中國文化的精神"。各種傳說作為文化傳播了下來,人們常常借助一個個個性鮮明的人物表現心境和情懷。柴教授的作品中,也采用了如鐘馗、關公這些家喻戶曉的人物,表達了對中華美好文化精神的敬意。
                 
  下午的三個小時間,已有百余位師生參觀了此次畫展,柴教授稱贊:"學校的文化氣氛很濃",有很多師生,其中包括留學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也提出了很有見解的問題。
                 
  此次畫展是校工會和宣傳部為了更好的文化交流而請柴教授舉辦的邀請展,舉辦十天,柴教授熱情地邀請北京語言大學師生欣賞交流。

 
 
相關文章 Related Stories
 
         
 
 
 
 
 
         

 

 

 
 

48小時內最熱門

     

本頻道最新推薦

     
  “產假”怎么說
  變態男用語集合
  求職技巧(1):如何寫求職信
  口語:“真把我給氣炸了!”
  給愛最重的禮物

論壇熱貼

     
  福娃英文名更改,為何事先不考慮好?
  男扮女裝,女扮男裝?
  請教高人:關于社保方面的詞匯
  評頭論足之妙語連篇
  常用英語口語1000句
  翻譯: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m3u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