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博士就業難寧愿不就業也不下基層 [ 2006-12-31 14:13 ] 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場面在人才市場上重演。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進行的北京市高校畢業生就業現狀抽樣調查結果表明,有高達62.2%的受訪者表示,即便畢業時在本市找不到工作也不愿去基層、偏遠地區及中小城市就業。在已畢業未就業大學生中,持這種觀點的高達84.6%。
“畢業生就業意愿太集中了。無論生源地是哪里,都不愿離開北京就業。”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負責人表示,即使是在京的就業崗位,也被畢業生劃分成三六九等。調查發現,64.9%的受訪者想到政府機關和外資企業工作,以下依次是合資企業、國企、科研機構、自主創業、學校和軍隊。而目前為全市提供大量就業崗位的中小民企卻被排除在外,成為大學生迫不得已時的選擇。
業內專家認為,畢業生就業時存在的“攀高枝”、“一步到位”思想,使感覺“就業困難”和“比較困難”的畢業生比重超過75%,而這種感受直接導致了畢業生就業信心的減退。
收入水平也是大學生擇業的一個重要參考依據。調查發現,81.1%的畢業生期望月薪在2000元以上,而今年市勞動保障局公布指導價,大部分新參加工作畢業生的月工資不足2000元。綜合以往數據分析,就業后實際收入低于期望值和與期望收入持平畢業生各占一半,反映出畢業生對薪資期望偏高。
“做兼職很容易,為什么找份全職的工作就這么難?”在某名牌大學讀政治學的女博士小張,在求職時已經把條件一降再降,但幾次求職均失敗。和小張有同樣困惑的高學歷畢業生不在少數,據可銳職業顧問調研中心在對京、滬、穗、深四地白領隨機抽樣調查顯示:碩士及以上的高學歷與就業狀況不成正比,學歷浪費現象嚴重。北京高學歷就業水平最低,為62%,其中,女博士遭遇就業困境占到36%。
阻礙高學歷者,特別是高學歷女性求職成功的障礙究竟在哪兒?一位民企老總告訴記者,在企業看來,碩士以上高學歷畢業生有三大劣勢:一是認為他們的價值觀已經成形,與企業價值觀的融合可能會出現問題。二是術業有專攻,他們掌握的知識背景未必是企業需要的部分,一旦放棄了所學專業,就和一般本科生沒有什么差別。三是在人們的潛意識中,希望女性是協調、輔助配合的職業期待。這種潛在的性別歧視,阻礙了高學歷女性的求職。
有人力資源專家表示,企業想招聘的是“切合”自身需要的員工,最好一報到,馬上“為我所用”。至于是否名校、是什么學歷卻并不看重。高學歷者求職難,正說明在個人學業的專業化、企業用人功利化的拉扯下,人才選用上已經出現了斷層。(記者
楊學聰)
(來源:北京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