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戲班逗樂中大學生 [ 2007-01-31 15:49 ]

已進入寒假的中山大學中文堂分外熱鬧,一場皮影戲表演吸引了數百位觀眾。
演出晚上8時開始,但中文堂早就被熱心觀眾擠了個水泄不通。除了落座的數百位觀眾,還有大約150人站著等待開演。戲班一行四人,頂梁柱是70歲的吳金陵老人,另一位熊先生也已經62歲了。戲班里唯一的女藝人何女士以唱功了得著稱。
第一個節目是安徽地方皮影戲《賣錦貨》,這是傳統劇目之一。因為藝人用的都是地方方言,大家只能估摸劇情,大概表演的是年輕貨郎在村里與一位村婦互相諷刺的有趣場面。何女士一人分飾兩角,又唱又演,幾乎每個句子都有“呀嗨”結尾。臺下的孩子都被她的話逗笑了,有些還模仿著她吆喝“喲~”。
到演《楊家將》時,70歲的吳金陵最多時分飾四個角色。當人物翻起跟頭,臺下大人叫好孩子大笑,恍若置身熱鬧自由的農村戲班。
中大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的朱博士說,該中心從前年至今都在全國進行皮影戲調研,在此過程中結識了這個劇團。他們是業余的,平時務農,有表演就上,但不能以此為生,這是國內唯一現存能保持原生態的非專業團體。
吳金陵稱,他23歲學藝,10年后跟師傅一起表演?,F在收不到徒弟了,年輕人都不愿意學。上世紀70年代,他每月都有50場演出,現在一年能有100多場就很不錯了。能來廣州進大學表演,他說是以前想都沒敢想過的事。
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