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攀比、花費之風悄然彌漫 [ 2007-03-06 09:51 ] 告別新春佳節,迎來新的學期,學生們滿懷喜悅把節日的快樂和收獲帶進校園,與此同時,“壓歲錢”的攀比、花費之風也在悄然彌漫。某學校的一項隨機調查顯示:35名學生中,有8人獲得的“壓歲錢”總額高于500元,4人分別為1000元至4000元,2人超過4000元。一位老師告之,一位女學生在開學當天,就請8位同學舉行生日派對,花去“壓歲錢”2000多元。同時,同學送予的禮品也相當時髦高級,據說這些禮品都是用“壓歲錢”買的。這位老師擔心,如此舉動,使象征吉祥、表示祝福的傳統習俗“壓歲錢”日趨“變味”。
使用“壓歲錢”雖是個人小事,但事關學生道德禮儀的培養。如何科學、合理、妥善處理好“壓歲錢”,記者采訪了一些家長和學生。
存入銀行以錢生錢
大一學生章穎:小的時候,“壓歲錢”都上交給父母,他們幫我儲蓄起來,并用在我的關鍵需求時。讀大學后,父母覺得我長大了,能自我管理、自主理財了,就放權讓我自己管。我繼承父母的優良傳統,將收到的“壓歲錢”存入銀行,這樣能以錢生錢,何樂而不為。在管理方法上,我比父母先進,他們是一筆筆記在本子上,我是記在電腦里,花費一目了然?,F在,我除學費伙食費由父母繳付外,買書、添衣、同學間禮尚往來,甚至學校賑災募捐等費用,都是從多年積蓄的“壓歲錢”里取用。所以,將“壓歲錢”存入銀行是個好方法,自己囊中有金,心里踏實。
為孩子建立“購書基金”
家長馬昭銘:自孩子會看圖識字后,我每年春節要新增個節目:讓孩子用“壓歲錢”買書。在孩子上幼兒園時,我帶他到書店選購兒童讀物;上學后,帶他去選購新學年的輔導讀物。讓“壓歲錢”成為孩子的“購書基金”。今年春節,孩子的“壓歲錢”頗豐,年初四上午我按慣例帶他到上海書城,讓他自由挑選喜愛的書籍,如《哈里·波特》、《名偵探柯南》等?,F在,我孩子已有了自己的書柜藏書。據書店的工作人員說:用“壓歲錢”為孩子買書的還真不少,這是個好風氣,應發揚。
學會“知禮還禮”
高二學生余奇煒:父母常要求我:要知禮還禮,懂得禮尚往來。在我小時候,每逢過節,父母都會給我準備些小貓小狗之類的玩具,作為禮物送給同輩小朋友。當我收到長輩的“壓歲錢”時,父母也會對我說:爺爺奶奶等這么愛你,你用什么孝敬他們???同時指導我怎樣用“壓歲錢”來孝敬長輩。一次,外婆生病住院,我花了30元“壓歲錢”買來兩盒越劇名家音像磁帶送給她,外婆高興地稱是“雪中送炭”,當得知我是用“壓歲錢”買的,更夸我懂事了。久而久之,每年的“壓歲錢”成了我的“禮金庫”。通過這樣使用“壓歲錢”,我還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作者:洪梅芬)
來源:解放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