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Language Tips > Campus > School Trend  
 





 
華中科大 搭建學生主動實踐平臺
[ 2007-04-13 14:05 ]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科研項目評審專家組,對該校機械學院、國家光電實驗室、電工電子科技創新中心等單位實驗室、創新基地申報的38項大學生創新研究項目進行了嚴格審查,并最終投票批準了30項立項申請。創新基金向本科生“敞開胸懷”,這是該校搭建學生主動實踐平臺的又一項重要舉措。
                 
近年來,華中科技大學堅持“育人為本,創新是魂,責任以行”的辦學理念,實施“一流教學、一流本科”發展戰略,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培養創新型專門人才,特別是創新型拔尖人才的核心,從基礎設施、制度與氛圍建設等入手,引導學生主動實踐,形成了一個由學校引導、專業教師推動、學生積極參與的“大學生主動實踐創新體系”。
                 
用心營造主動實踐的氛圍
                 
今年3月,華中科大投入4000萬元建設的工程實訓中心正式啟用。該中心可同時容納400名學生從事常規實習和200名學生開展創新實踐。自2005年起,學校已相繼投入9000萬元建設了40個左右的學科大類平臺實驗室或專業實驗室。
                 
像這樣打造學生主動實踐平臺,為人才培養而推出的舉措,近年來在華中科大屢見不鮮:開放各級各類實驗室,設立創新基金、大學生科技創新中心,扶助創新團隊……學校還通過政策引導,優化學科布局,整合既有實驗教學資源,努力把學科建設的成果持續地轉化為本科人才培養的優質資源,確保各院系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的開出率不低于60%,力爭超過80%.
               
在華中科技大學大學生科技創新中心的宣傳櫥窗前,記者看到,該中心自2001年成立以來,在各項大學生科技創新賽事中,就已獲得國內國際重大賽事特等獎1項、一等獎25項;發表科技論文20篇,申報實用型專利3項;中心申報、完成的教學項目“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基地建設的研究與實踐”,2005年獲湖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在大學生科技創新中心,對學生主動意識的培養也貫穿始終:學生自己制訂管理制度,自行采購元器件,獨立申報創新基金項目,自己確定研究方向……在中心工作4年多的碩士生張海寧告訴記者:“在這里,學生是名副其實的‘當家人’?!?BR>                 
學生李通是中心“元老級”人物之一。在中心熏陶培養下,他的獨立研究能力迅速提高:2005年11月,他和隊友設計的“小型無人地面偵測平臺”從5000多支參賽隊中脫穎而出,成為當年“挑戰杯”中全國5件公開答辯的作品之一;2006年8月,他又和3名隊友以微軟全球大學生嵌入式挑戰賽前30名的身份,前往美國微軟總部參加了總決賽。
                 
學生課下“變身”學者
                 
近年來,華中科大又走出了一條依托專業教學,培養學生主動意識,提升其實踐能力的新路子。
                 
該校電子系自2002年實施“計算材料學與材料設計基礎”新課程理論與實踐教學體系,從中探索出一條以“團隊式、研究型教學法”為核心,以“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實踐”為主要方法的專業教學新模式,讓學生在課內課外成了獨立研究的“小學者”。
                 
在指導教師的鼓勵下,2003級本科生楊坤所在的J1小組,將“光子晶體傳輸特性的時域有限差分方法研究”定為課題方向。他在查閱資料時發現,國內學者對這一問題研究不多,而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一位專家在該領域頗有建樹。于是,他通過電郵與這位外國專家不斷地交流溝通,也使得該小組研究工作進展迅速。
                 
從習慣于向授課教師求助,到主動查閱資料、與國內外專家學者交流,楊坤他們收獲的不僅是知識。他說:“這也讓我們看到,不管學歷、地位如何,只要能提出獨到的見解,就有可能和世界一流大師交流?!苯刂聊壳埃撜n程的參學人數達1534人,學生發表研究論文4篇,完成研究論文25篇、研究報告105篇。
                 
本科生走上研發前臺
                 
2001年,電信系教師劉玉從全校招聘了3個本科生做課題。幾個月后,他們圓滿完成任務,僅代碼就寫了2萬多行。
                 
由此劉玉發現,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不可小看。2002年,劉玉組建了“Dian團隊”,第二年1月,團隊就有兩項發明專利獲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5月,劉玉從學校申請到3萬元教改基金支持。在學校支持下,團隊師生闖出了一條“立足企業需求開展項目研究,帶動團隊、人才培養的可持續發展”的大學生技術創新實踐之路。
                 
在主動實踐理念的推動下,團隊成員的研究從低端技術發展到了高端技術。一次,某企業提出希望仿制一種控制激光器快速通斷的電源開關驅動器,團隊本科生吳旦昱接手了這個在研究生眼里技術含量很低的活。他將驅動器的某個磁珠改為磁環后,產品性能指數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對此,劉玉認為,如果“沒有主動實踐的精神,要獲得這樣的評價是不可想象的。”

來源:中國教育報

 
 
相關文章 Related Stories
 
         
 
 
 
 
 
         

 

 

 
 

48小時內最熱門

     

本頻道最新推薦

     
  真的有一見鐘情嗎?
  “累慘了”怎么說
  “公款旅游”怎么說
  母親,您在天堂還好嗎?
  如何緩解抑郁癥?

論壇熱貼

     
  英語學習經驗談之苦讀英語不如巧讀英語
  這個獎賞是對我們工作的肯定,咋說好?
  How do you say 你趕時間嗎?
  “潑冷水”怎么說?
  "誰是當家的" 怎么說
  How to Solve Traffic Problem in Big City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m3u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