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Language Tips > Campus > Edu News  
 





 
部分"回爐"碩士求職遭遇年齡瓶頸
[ 2007-04-30 09:35 ]

臨近畢業,32歲的徐希冕連續參加了多場招聘會,看好的幾個單位卻均以不符合招聘的年齡規定為由拒絕了他。記者近日調查發現,眾多像徐希冕這樣的“回爐”碩士,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紛紛遭遇年齡瓶頸,就業前景堪憂。有關人士認為,“回爐”碩士就業難凸顯了當前教育投資風險的增大。  

4月13日,面對記者,剛參加完一場招聘會的徐希冕打開了話匣子。1995年,徐希冕從臨沂師范學校中專畢業后,回到家鄉當了一名小學教師?!耙恢毕胪ㄟ^自己的努力,多學知識,實現人生理想,考研對于我來說是最好的途徑?!彼@樣說。于是他辭掉了工作。經過艱苦復習,2004年,他如愿考取了山東大學外國哲學專業的研究生。然而,嚴峻的就業形勢卻讓他對前途不敢樂觀:想參加家鄉的選調生考試,但招考簡章上“碩士研究生不超過27周歲”的資格限定,讓他很無奈;前些天報考淄博某高校學生輔導員職位的簡歷也是石沉大海,原因如出一轍……“這么多用人單位,沒幾家不限制年齡的?!毙煜C峋趩实卣f。

省城某高校一位分管學生工作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學校里幾乎每個學院都有一些這樣的學生,由于自身年齡偏大,加之其畢業去向涉及家庭因素較多,比如對象的戶口、工作,孩子上學等問題,因此他們成了就業“困難戶”。

預期與現實間的落差如此之大,是“回爐”碩士們沒有想到的。4月14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山師大34歲的潘紅濤(化名)有些后悔地說:“早知道是這樣,當初還不如安安穩穩地當個中學教師。讀研三年耗了這么大精力、這么多錢,得不償失?!?

山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王忠武認為,“回爐”碩士就業難,反映出當前進行教育投資的風險越來越大。他說,在1990年以前,整個社會的知識資源比較缺乏,人們通過脫產考大學、考研究生,比較易于獲得到更好的地區、單位工作的機會,進而提高生活水平?!斑@種投資在當時幾乎不用承擔什么風險”。但隨著我國社會知識資源逐漸豐富,知識、人才的供求關系漸趨平衡,競爭性的人才培養、錄用體系逐漸建立起來。如此一來,再進行教育投資,顯然就要承擔相當程度的市場競爭風險。在就業市場供大于求、就業壓力日益增大的大環境下,年齡較大的“回爐”碩士們,顯然失去了比較優勢。王忠武同時認為,有些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嚴格限制年齡的做法也是值得商榷的。


來源:大眾網-大眾日報

 
 
相關文章 Related Stories
 
         
 
 
 
 
 
         

 

 

 
 

48小時內最熱門

     

本頻道最新推薦

     
  “槍神”怎么說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怎么翻?
  妮可與克魯斯“搶”孩子
  為什么鳥兒站在電線上不會觸電
  信用卡之“收費”篇

論壇熱貼

     
  WC vs. Toilet
  “對頭”怎么說?
  “炒股票”用英語怎么說
  “四星級國家風景區”怎么表述
  "住房公積金"的英文?
  "郁悶”英語怎么說?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m3u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