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大4研究生冒險考察云南地震災區 [ 2007-06-15 11:38 ] 6月3日,云南省普洱市發生6.4級地震,廣州大學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的4名研究生緊急飛赴災區考察。昨日,他們返回廣州,向記者細數8天的種種經歷,并著手撰寫論文,探討經濟型抗震房屋的建造技術。
4研究生急赴震區考察
6月3日凌晨云南普洱發生地震,兩天后,廣州大學讀防災減災工程專業導師周云派出吳從曉、韓家軍、伍圣喜、張超等4名研一和研三的學生前往地震災區考察,次日,4名研究生抵達地震震源中心——寧洱縣老城區。
張超用滿目瘡痍來形容災區:土木結構的房屋只剩下木架子;雙行道的公路變成單行道;水庫壩身斷裂缺水嚴重;災民雖住進救災帳篷卻時刻提心吊膽……“真正的災害比媒體報道的更嚴重,大大超出我的意料?!?
在中國地震局的幫助下,4名學生帶著地圖和相關資料,奔赴震中所在的太達村、細石頭村等縣鄉各處,特別是醫院、學校、道路、水庫、供電站等一刻也不能停止的生命線系統進行具體的災害分析與災損考察。
冒余震測地裂探危房
張超說,考察首先遇到的難題就是高原反應:耳鳴、頭暈……海拔1500米的高度讓他氣喘吁吁,犯困不已。最危險的是考察中遇到接連不斷的余震?!爱敃r預測在兩周內仍有高達5級的余震,一次我走進坍塌的房屋,屋頂的瓦礫斜露在半空,搖搖欲墜。要是余震剛巧發生,我們肯定被砸到?!?
最讓張超難忘的是到受災嚴重的化良考察。從寧洱到化良所走的德化路是一條盤山公路,四周布滿從山上滾下來的巨石,汽車輪下的山路泥土松散,隨時都有下滑的可能?!罢鸷蟮牡孛鏃l條裂痕延伸,最寬處有公文包那么寬,我們要腳踏裂痕兩端俯身丈量記錄?!睆埑f,“當時絲毫沒有感覺到害怕,可后來才想到,下雨的天氣極有可能出現泥石流、滑坡等災害,要是那個時候大石滾下來我們就死定了。”工作完成后,他們4人摸黑走了4小時才返回原地。
最震撼災民盼援心切
與災區的惡劣環境相比,給他們心靈帶來最大震撼的是災民的恐慌和擔憂。張超說:“居民一見到我們就端茶倒水,四處拉我們拍照,帶我們參觀,把我們當成是能夠依靠的人,希望我們能把情況反映上去,事實上,我們深知能做的微乎其微。他們越熱情,我們就越內疚?!?
擬寫論文探討建抗震房
8天的考察完畢回到廣州后,張超告訴記者,“這個地區是地震多發區,房屋抗震消防等級要很高。但由于經濟不發達,這里多是土木結構或在地震后重新加固的房屋。要建成像城市那種抗震能力很高的房子,經濟又不允許。我們現在最緊迫要做的,
就是整理資料撰寫論文,在工程建設技術上尋找到一些好的方法,以最低最合理的成本去建造抗震房?!?
新聞背景
6月3日清晨5時許,云南省普洱市寧洱縣發生6.4級地震,震中位于寧洱縣縣城老城區。地震造成3人死亡,受傷近600人。云南省地震局專家表示,寧洱地震災區的民房大部分都是土木和磚木結構,作為地震高發區,防御地震的關鍵在于提高民居建筑抗震能力。
來源:信息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