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暑期實踐有想法沒指導 [ 2007-06-25 09:09 ] 7月,我省各高校將陸續放暑假。對于暑期實踐,好多大學生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但多數家長和老師對他們暑期實踐的想法并不認可。
●大學生暑期活動樣本
生存大考驗:河南農業大學準備選出10名大學生到上海,7月15日出發,每名學生身上只能帶10元錢,來回路費由學校負擔。他們計劃在上海生存10天,用10元錢做本金賺錢,掙來的錢捐給山區貧困孩子。
傳統的“三下鄉”:暑假期間,我省幾乎所有高校都要進行“科技、文化、體育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
拉贊助騎車去北京:鄭州大學一個社團在組織“與奧運同行——炎黃情赤子心大學生騎行去北京”活動,已選40人,準備到社會上尋求贊助,用拉來的商業廣告完成北京之行。
行為藝術:鄭州一所高校的一個班級40人,有過半學生準備暑假留在學校,不定期到公共場所進行行為藝術表演。
●家長、老師的想法和大學生有差異
為了解家長和老師對大學生諸多社會實踐的看法,今報聯合河南前衛市場咨詢有限公司,對33位在校大學生的家長和42位大學老師進行了訪談。
調查顯示,有八成以上的老師和家長希望大學生利用假期打工掙錢,既能學習社會經驗,又能獲取經濟收入。近九成大學老師贊成大學生下鄉,但也有一成老師對大學生下鄉活動能否落到實處表示了擔憂。
對大學生拉贊助結伴去北京的活動,所有的家長表示了反對,一半的老師對此也不贊成,他們認為,這種社會實踐過于功利化、商業化。
對于大學生留校搞行為藝術,超過一半的家長和老師對此表示反對。受訪中,七成老師和家長贊成大學生到大城市進行生存體驗。
●大學生暑期實踐缺乏指導,有跟風之嫌
記者采訪中獲悉,目前,高校組織的實踐活動多以“三下鄉”為主,選拔的參與者也多以學生干部為主,而這些“民間”社團和學生自發的活動形式都沒有得到學校的指導,不少個性張揚的學生選擇獨自或者結伴遠行。
采訪中,不少老師對河南工業大學組織學生到外地生存體驗的做法表示稱贊。“像這種學校組織的暑期活動,自然越多越好,畢竟它區別于‘下鄉’等形式,能真正鍛煉學生的意志?!焙幽县斀泴W院團委一位老師稱。
昨天上午,河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團委的李老師告訴記者,他正在擬訂學院組織的暑期實踐方案?!皩W校在指導更多類型的學生暑期實踐方面,應該給出正確指導,幫助學生們規劃活動方案,找到適合他們的社會實踐方式”。
李老師認為,如果學校不能負起這個責任,學生們的暑期實踐就容易走上跟風、過分追求個性的誤區。(來源:東方今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