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農民工生活七塊錢生存七天
圖為學生們在街頭賣水。(劉成友 攝)
“看到誘人的火腿、烤雞、各種飲料、零食,饞得我直咽口水,可最多只能花一塊錢呀。無奈,我們只好奔著饅頭去了。3角錢一個小饅頭,每人還不敢買兩個,然后又去找最便宜的咸菜,找了N次,才在柜臺底層找到。這樣,3個饅頭3個咸菜,一共花了1.9元……”
寫下這段日記的,是山東建筑大學計算機學院的學生劉洋。今年暑假,她和其他6名同學,每人只帶7元錢,從濟南趕到青島,通過打工生存了7天。這頓“寒酸”的飯,是她到青島后吃的第一頓晚餐。
為什么選擇這種近乎“自虐”的方式過暑假?已經回到學校的7位大學生說,他們希望用這種獨特的體驗方式走近農民工兄弟,“一無所有的農民工進城之初如何找工作,如何打工生存?只有把自己也逼到這種境地,才能有切身體會”。
找不到工作,一個字:苦!
到青島的第一天,正下著雨。
在南區的棧橋附近,4名男生、3名女生放下矜持,一家家店面問過去:“老板,你們這里招工嗎?”待說明來意,對方往往是這么一句:“不好意思,我們不收短工?!?/p>
從下午4點到晚上10點,整整走了6個小時,只有隊長劉云龍和趙偉找到了工作。
找不到工作,吃住便成了問題。事實上,劉洋日記里提到的饅頭咸菜,成了他們7天里的主要食物。
最難熬的還是晚上。沒有錢住賓館,只好擠在地下通道里睡。冰冷潮濕,蚊蟲很多,用衣服把頭包住,還是抵擋不住蚊子的進攻。女生張義平回憶說:“半夜12點,摸摸沒有壓在頭下的那只耳朵,怎么感覺大了一圈?互相看了看,都被蚊子咬成了"紅油豬耳",就這樣,我們過了第一夜,一個字:苦!”從第三天,他們轉移到麥當勞店里趴著睡,才感覺好一些。
打工累,歧視更讓人難過
找工作難,真正干起活來,他們更是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艱難。
3位女生張義平、宋英英和劉洋,還有男生董曉亮最初沒找到工作,便在棧橋賣礦泉水。他們以8.5元的價格批發來12瓶,步行15分鐘來到棧橋,遇人就問:“要不要礦泉水?便宜了,1塊錢1瓶”。開始還有些不好意思,后來就放開了。
一瓶水可以掙3毛5,賣完一捆再批發一捆,一上午過去,4名大學生一共賣掉144瓶水,掙了45元。
劉洋賣了兩天水,又在一家飯店干了兩天?!白钭钚量嗟氖巧舷聵侵g的傳菜,上上下下次數多了,每上一級臺階都很費力。我給客人一盤一盤地上菜,可自己的肚子卻餓得咕嚕咕嚕直響……”有一天,她到下午5點才吃上午飯。
劉云龍在一家商場推銷海產品,每天工資20元。為了省錢,他每天步行40分鐘上下班,7天下來,左腳皮鞋掉了底,體重下降了6公斤,“每天早8點到下午6點,要一直站著,連吃飯都要站著?!?/p>
徐剛說:“晚上睡不好,白天就容易打瞌睡。有一天,我在店里靠著墻就睡著了。打工的日子可真不好過?!?/p>
除了苦和累之外,讓劉洋最感慨的,還是農民工平時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很多農民工沒有一技之長,只能靠體力謀生,進城往往首選餐館,但有些客人很不尊重服務員,有些"熟工"也會有意無意地排擠你。住得也不好,在包間里把幾把椅子一拼,就是一張床?!?/p>
390.48元+一份調查報告
從濟南出發前,有老師懷疑這次社會體驗能否順利完成:“7天7塊錢,要這些孩子去當乞丐嗎?”
7天下來,7個人總共賺到390.48元,并采訪調查了400多位農民工,交出了一份翔實的調查報告。
錢,他們都捐給了“新市民之家”。這是一個幫助農民工維權并為他們提供學習、培訓、娛樂的場所。據創辦人、青島市十大杰出青年陳明鈺介紹,青島目前有150萬外來務工人員,大多從事體力勞動,他們的居住環境比較惡劣,有的還被拖欠工資,權益受到侵害。大學生們表示,“我們體驗過農民工的生活后,更覺得他們掙錢實在太不容易,希望這錢能給更需要它的人帶來一點幫助。”
農民工找到第一份工作需要多長時間?7位大學生的調查結果是:只有0.5%的人在一兩天內找到了工作,用了一周的占到44.5%,用了一個月或更長時間的占到46.5%。劉云龍說:“大部分農民工初到城市都很迷茫,人們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痹谡{查報告中,大學生們還對農民工生存的現狀和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張義平說:“以前見了農民工,總覺得他們臟兮兮的,很粗魯,不自覺地就想躲避,以后我再也不會這樣了。他們為這個社會做出了很大貢獻,理應得到更多的理解和關愛?!?(記者 劉成友)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