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觀感:乒乓球場上球迷的吶喊與愛國
中國女團在乒乓球比賽中奪冠拿金
中國女子乒乓球隊在周二(8月7日)與日本隊的決賽中毫無懸念地獲勝,登上了金牌領獎臺。
我有幸成為數千名在Excel體育館中見證這個時刻的中國人之一。
在走下地鐵的那一刻開始,身邊的普通話就盡入耳中,不同尺寸的中國國旗在身邊飄揚。不過到了入場的時候,場中的日本國旗也有不少。
比賽一開始,我真的感到似乎回到了2008年北京的奧運會,“中國隊加油!”的吶喊聲聲不息。這真讓人感到了中國人的愛國情結,自己也深感自豪。
不過日本球迷的舉動也同樣表現了他們的熱忱,日本球員的每一個得分也都換來了球迷們的鼓掌和助威。
婦唱夫隨
在比賽場館中,我見到了不少的東西混合家庭。在入場前,就有一個搖著中國小旗的女士帶著白人老公以及一對混血兒女,當我問及他的老公會支持哪個國家的時候,她說,當然是中國。
而坐在我前面的一個東西家庭則不同,每當日本隊得分的時候,一家三口都在為日本吶喊加油。其中的英國老公更是高喊日本球員福原愛的名字。
可見對于娶了東方太太的西方人,也會愛烏及屋,支持另一半的祖國。
同情弱者
除了絕大多數黃皮膚的中國和日本球迷之外,也有不少的當地人。這些人雖然為中國隊一些精彩的表現鼓掌,但是更多的似乎是在支持日本隊。
這種情況不禁讓我想到了在本屆奧運會上小威廉姆斯和莎拉波娃的網球女子單打比賽場景,由于小威的絕對一邊倒優勢,因此莎拉波娃擊中的每個球都能獲得觀眾的熱烈掌聲。
這似乎反映了一種同情弱者的心理吧。
自私心理
中國隊在整個比賽中顯示出了絕對優勢,因此幾乎每局都沒有懸念。當女雙的李曉霞和郭躍的雙打第三局輸給日本隊的時候,我心理有些暗喜。
我堅信中國的實力雄厚,能夠最終奪冠,但是同時不希望比賽過早地結束,真得希望還能有幾局的比賽,能夠晚一點離開賽場。
人的心理是矛盾的。一方面希望自己的祖國能夠穩獲金牌,但是同時又希望比賽能夠出現一些具有刺激性的場面。相信在賽場的很多球迷都有同感。
霸主地位
當中國國歌奏響,滿場都飄揚著五星紅旗的時候,中國三名女選手登上領獎臺。這又讓人深深體會出,中國在乒壇的霸主地位仍然還在繼續。
就在稍早前中國男隊教練劉國梁說,對手們要利用奧運會來提高水平,以挑戰中國隊的地位。
不過反思一下,就如美國的籃球水平,北非運動員的長跑優勢,中國的乒乓球確實處于孤獨求敗的境地,然而如劉國梁所說,要改變這種狀況是國際乒聯所要做的,而不是中國國家隊所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