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北京奧運會在即,廣東工業大學的幾名學生用前衛的“行為藝術”來表達對奧運的支持。昨日下午3時許,上下九步行街荔灣廣場前,幾位穿著白T恤,身上貼著“廣工人 迎奧運”圖案的大學生們吸引了不少路人的圍觀。
這些大學生三三兩兩地站在一起,有的做打電話狀,有的掛著耳機做聽音樂狀,有的打著傘做聊天狀……所有參加表演的學生都是擺好了POSE,就站在那里一動不動了,仿佛雕塑一般,很多好奇的路人走上前去仔細觀察,也不會引起他們的絲毫動搖。
一位參與者小董介紹說,“行為藝術就是做大家不會去做的事,以引起公眾的注意,但這種藝術形式是一定要有觀眾參與的,所以我們選擇了人比較多的步行街來搞活動?!?/font>
幾位女士在現場觀看一陣后便離開了,她們表示,并不清楚這些年輕學生在干什么,也沒聽說過行為藝術,“用這種方式來宣傳奧運么?好奇怪啊,我們都看不懂……”對此,表演者小陳解釋道,“我們就是想用這種特別的方式來宣傳奧運,因為特別所以才會被人記住,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
至于對眾多圍觀者的圍觀是否會令其感到難為情,幾位表演者表示,他們都是“行為藝術”的愛好者,在做這件事的時候會以“專業”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因此,“我們不會笑場”。
然而在這場“行為藝術”活動進行了20分鐘后,街道居委會和保安人員出于安全的考慮,請求這些學生盡早結束該項活動。因此這場以“行為藝術”來倡導奧運精神的活動,在進行了不到半個小時就匆匆結束了。
名詞解釋
行為藝術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興起于歐洲的現代藝術形態之一。是在以藝術家自己的身體為基本材料的行為表演過程中,通過藝術家的自身身體體驗來達到一種人與物、環境的交流,同時通過這種交流傳達一些非視覺審美性的內涵。(記者劉艷攝影報道)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