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造假博士后賀海波被浙大解聘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連達牽頭的課題組多篇論文涉學術造假,被兩家國外雜志撤銷論文。
李連達院士是浙江大學藥學院院長、著名中藥藥理學家,“院士論文造假”之事究竟怎么回事?記者致電浙大有關部門,了解事情真相。浙大有關部門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了學校對論文造假情況的調查經過,并說從目前調查的情況看,涉嫌論文造假的是博士后賀海波,賀海波去年11月13日已被浙大解聘。
對于學校老師中出現的論文造假行為,浙大校長楊衛表示,抵制學術腐敗,維護學術道德,是浙大的責任。學校把這一事件作為學術不端行為的反面教材,加強對研究生、博士后和教師的學術道德和學術誠信的教育。在嚴懲學術不端行為的同時,進一步完善措施,以防患于未然。他表示,對涉及學術不端的事件,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決不姑息。
賀海波2006年6月從某大學博士畢業后進入浙大藥學博士后流動站進行博士后研究,合作導師是李連達院士,研究室主任為吳理茂副教授,去年7月出站被浙大聘為副教授。去年10月16日,浙大藥學院領導收到國內某大學一位教授的郵件,投訴在浙大讀書并已畢業的學生賀海波,未經同意使用了他的一組數據發表論文。
收到郵件后,浙大藥學院立即組織調查,浙大校方也成立了專門的調查小組。浙大有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目前調查的情況,賀海波剽竊論文情況屬實。其在進入浙大博士后流動站后共發表了8篇論文,其中1篇發表于2007年,7篇發表于2008年。在這8篇論文中有兩篇剽竊其博士生導師的研究數據;有兩篇部分是自己實驗數據,部分是剽竊內容;有一篇是一稿兩投,實驗數據是自己完成;有兩篇實驗數據自己完成。其論文中還存在不少圖表、數據張冠李戴的情況。
賀海波承認論文剽竊、一稿兩投、擅署他人名字,擅署基金支持、捏造知名專家幫助修改英文的事實等均為個人所為。他在“檢討書”中稱,他的所作所為,都是在李連達院士毫不知情的情形下進行的,而且在沒有取得同意的情況下,擅自把李連達的名字放在他所有的文章上。依據《浙江大學學術道德行為規范》,去年11月13日,浙大撤銷賀海波副教授職務和任職資格,隨后他即離開了浙大。
學校同時向李連達院士進行了調查了解。2008年12月26日,李連達院士在給學校的信函中說明:賀海波剽竊原博士導師的研究資料造假論文,除1篇外,均在2008年6月以后才陸續刊出,這些文章不是他的課題,也不是他指定賀海波做的課題,更不是國家973課題。賀海波如何剽竊、造假、投稿等,事先他一無所知,直至最近被揭發后才知道。據了解,浙大藥學院研究室主任吳理茂副教授已于去年8月赴美做訪問學者,目前浙大正通過電子郵件向他了解情況,要他盡快回校配合進一步的調查。
浙大方面表示,若發現任何與此相關的學術不道德的行為問題,都將一查到底。
2008年12月2日,浙大校長楊衛致函兩位期刊主編“請告知我是否有證據表明(除賀外)還有其他人涉及到這些文章的投稿過程。學校將教育大家以此為誡……我們將與你們共同參加反對學術欺詐的斗爭”。
(來源:新華網教育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