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開始,北京郵電大學28名學生陸續出現頭暈、乏力、嘔吐、腹瀉癥狀。經初步診斷為急性胃腸炎,病癥可能因食用涼面引發。目前有關部門正在對事件原因進行調查。
學生嘔吐腹瀉校方撥120
據了解,北京郵電大學暑假期間學苑餐廳、學生餐廳兩個餐廳仍對學生開放。事發后,多名患者稱,他們此前均食用了購自學苑餐廳同一個窗口的涼面。
學生小飛(化名)說,當天下午6點多,他和舍友一起到學苑餐廳吃飯。天氣悶熱,他們都點了涼面。兩個小時以后,小飛開始隱隱覺得胃里脹得難受,還伴有惡心,“我是比較嚴重的,吐了七八次?!蓖瑢W陪著他到校醫院就診。小飛說,校醫院為他開了藥,進行輸液處理。這個過程中,前來就診的類似患者越聚越多,校方趕緊給120打電話,隨后,小飛與其他患者被送到附近的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治療。
疑因吃涼面引起急性胃腸炎
14日凌晨兩點半,記者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看到,20多名胸前佩戴北京郵電大學標志的學生,正在急診科接受輸液治療。
據接診醫生介紹,這些學生被送到醫院時,病情較嚴重的學生頭暈、乏力,伴有發熱現象,全部患者均不同程度嘔吐、腹瀉。醫院緊急為學生抽血化驗,然后輸液抗感染。經治療,昨天凌晨4點左右,大部分學生病情得到控制,經觀察未出現不適,陸續離開醫院。醫生稱,患者包括病情較重者均不用入院治療。據多名學生就診時稱,他們此前均曾食用食堂同一窗口的涼面,因此懷疑病癥由涼面引起。
學校墊治療費啟動應急預案
14日下午,北京郵電大學一位相關負責人說,早在13日下午3點左右,就有學生出現惡心、腹瀉、頭暈等癥狀,至校醫院就診。開始以為這些學生中暑,隨著發病人數的增加,校醫院工作人員感覺情況比較嚴重,隨后向校領導進行匯報。據了解,目前治療費用由學校墊付。
事發后學校立即啟動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各部門協調處理此事。
學生們被轉往醫院救治后,校領導向教委、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部門匯報。
由于這些發病同學都曾經食用過學校內學苑餐廳同一窗口的面條,工作人員配合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連夜對食堂進行衛生檢查,并且進行采樣、消毒。此外,學校建立輔導員回訪機制,及時與治愈后的學生溝通,觀察情況,避免復發。
部分學生已被隔離觀察
據校方相關負責人稱,部分學生從醫院回校后已經被隔離觀察,飯菜和熱水由學校定時供應。
記者在北京郵電大學看到,學苑餐廳和對面的學生餐廳仍開門營業,但餐廳內的面條窗口均已停售。學校有關人員稱,餐廳是由學校自己進行管理的,事發后需要對食堂進行整頓,確認安全后才會開放窗口。目前有關部門正在對面條的采購、制作等程序逐一進行檢查。
據海淀區衛生局衛生監督所宣傳辦一位工作人員稱,目前食物樣品和學生的尿樣已經送檢,檢查結果至少一周后才能出來。具體的原因屆時才能知曉。
(來源:新華網校園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