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考戰國”莫使考生成炮灰

“聯考戰國”莫使考生成炮灰

11月21日,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香港大學七所高校的招生網站上同時發布公告,宣布2011年七校將舉行自主選拔聯合考試。這是繼清華大學等七校在去年五校聯考基礎上形成七校聯考之后,我國自主招生出現的又一個聯考。有關消息顯示,除以上兩個聯考之外,另一個聯考還在形成之中。

筆者注意到,對于北大的七校聯考和清華的七校聯考,網友分別稱為“北約”和“華約”,充滿著高校集團搶生源的“火藥味”,再加上另一聯考,輿論認為,自主招生將“三國鼎立”,甚至進入“戰國時代”。

是搶生源還是為學生減負?自主招生聯考由此引來爭議,在一家門戶網站進行的調查中,超過50%的被調查者認為這是高校搶生源之舉。這是十分值得警惕的信號。如果自主招生聯考的推進,變為高校集團作戰“圈地”,將違背推出自主招生聯考的本意,誤導自主招生改革。

從2003年高校進行自主招生改革試點起,筆者就認為自主招生不是自主考試,不能各高校各自為政舉行自主招生考試,而應該探索“聯考+自主招生”模式,這是借鑒美國高校自由申請入學制度,結合我國現實國情的一種招生模式。其操作程序是,學生自主參加由社會機構舉行、高校認可的聯考,可以以這一成績申請高校的自主招生,高校結合聯考成績、申請者的中學學科成績、中學綜合表現和大學面試考查,自主錄取學生。聯考在最初階段可以是學科考,隨著這一模式的成熟,可以改革考題內容,探索適合我國學生的學業水平測試,由此最終建立“學業水平測試+自主招生”的招生模式,打破統一高考格局。

目前,有一種觀點認為,既然要推出聯考,那么,為何不直接推出985高校聯考或者211高校聯考,這樣,學生就不存在選擇聯考的困擾。在筆者看來,我國聯考制度的成熟,需要一個培育期,而這一培育期,就是出現多個聯考,這些聯考在互相競爭中,提高考試評價質量,形成公信力,由此為高校更好地選拔學生,提供評價依據,那些最終獲得更多學校認可的聯考,就可演變為全國性的學業水平測試。

需要注意的是,這是聯考考試組織的競爭,而非高校集團搶生源。前者要求聯考不與相關高校綁定,而是高校可自主認可某一聯考或某幾個聯考,聯考如果組織不力、出題水平不高、社會反應不佳,很可能被淘汰。后者則是高校借聯考這種形式,限制學生的自由選擇權,這樣一來,聯考名為減輕學生負擔,卻實實在在增加了學生的考試焦慮。

真正減輕學生負擔,同時符合自主招生改革方向的聯考制度,不但應該允許考生自主選擇參加哪一個聯考,而且參加聯考之后,可以允許考生自由申請相關高校。而且,筆者進一步建議,在聯考推出之后,各高校5%自主招生試點,可嘗試參加聯考再申請高校自主招生的學生,被高校錄取后,不再參加統一高考的新措施。這樣,一名考生就可通過“聯考+自主招生”模式,同時獲得多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再進行自主選擇?!皩W生和學校之間雙向選擇”,“充分落實學校招生自主權和學生選擇權”的自主招生由此形成。在其公信力得到社會認可之后,再進一步擴大比例。

以擴大考生選擇權為出發點,設置自主招生聯考,和以為高校搶生源,設置自主招生聯考,其走向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前者,多個聯考的出現,彼此按社會化考試的成長路徑良性競爭,對于考生來說,將是福音;而如果是后者,多個聯考聯盟的出現,各高校利用自身相對于考生的強勢地位,彼此對抗,考生們則成為戰國時代的“炮灰”,其命運是,終于選擇參加一個聯考,聯考之后申請了幾所學校,獲得多所學校自主招生資格,卻由于還要繼續參加統一高考,填報高考志愿,只能在這些高校中再選擇一所填報,折騰大半年,獲得的還是只能報一所大學的機會。學生們的命運如此,這樣的自主招生聯考,也就很難走得更遠。

(來源:新華網教育頻道)

 

 
     
英語點津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英語點津:XXX(署名)”的原創作品,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英語點津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不得非法盜鏈、轉載和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631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英語點津)”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本網所發布的歌曲、電影片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與研究,如果侵權,請提供版權證明,以便盡快刪除。
 
相關文章 Related Story
 
 
 
 
 
 
 
     
 
 
 
48小時內最熱門
萬圣節調查:你相信鬼嗎?  
動員投票  
蕾拉:Layla  
選舉地圖  
倒影:Reflection  
英語點津最新推薦
帶來寧靜的“疊手機游戲”  
斯諾登當選格拉斯哥大學“學生校長”  
Cross-Straits post office opens in Qianmen  
剛剛邁入成人門檻的thresholder  
加大“掃黃”力度 積極培育“價值觀”  
論壇熱貼
“燒包”的各種說法  
“白色污染”卷土重來  
非屏幕時間 non-screen time  
駕照“新規”  
“司法改革”白皮書  
什么是“寶貝時差”?  
|About Chinadaily.com.cn | About Language Tips | Advertise on Site | Contact Us | Site map | Job Offer |
Copyright by chinadail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None of this material may be used for any commercial or public use.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登的中國日報網站英語點津內容,版權屬中國日報網站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歡迎愿意與本網站合作的單位或個人與我們聯系。
電話:8610-84883300, 傳真:8610-84883500  Email: language@chinadaily.com.cn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m3u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