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Value of MBA
2012年,注定要在中國MBA歷史進程中寫下重要的一筆。就在今年,參加全國MBA聯考以及通過GMAC申請國外商學院MBA的申請者將突破100萬,而且,每年中國的申請人數正以20%的速度增長,去年還達到了25%,約9萬人。相反,在經濟壞境和就業市場不甚樂觀的大背景下,全球MBA申請者連續兩年出現了超過17%的下跌,此消彼長,中國申請者的競爭可以說是到了白熱化的程度。許多國內來自各行各業的精英在商學院深造后,在世界各地繼續發展事業;與此同時,不少外國精英為了在未來世界競爭的核心地區——亞洲,爭得一席之地,也來到中國的商學院接受教育。商學院,在真正意義上,成為了全球商業競爭的金鑰匙。另外,商學院的學費開銷年年見長:以哈佛商學院兩年的MBA課程為例,一年學費加上生活費至少也要8萬美金,算上工作兩年內的薪水和獎金分紅,修讀MBA的機會成本可不低。MBA作為全球商業領域的領袖培訓課程,無疑是商業人士職業生涯中一筆高回報的投資,盡管面臨著如此高的機會成本,卻并沒有阻止越來越多的精英加入申請行列。到底MBA教育有哪些深層次的價值吸引著如此多的申請者呢?
筆者2011年在沃頓商學院獲得MBA學位后,與校友創立了尚友公司(www.sharewithu.com),致力于MBA申請及職業服務。每年從中國大陸進入北美Top 20商學院約319位申請者中,就有30%出自尚友團隊的指導。本文將暫時拋開排名、地點以及其他外在因素,以更加深層次的角度挖掘商學院的真實價值:
Global Immersion
MBA教學的核心價值不在于專業知識的教授,而在思維方式潛移默化的熏陶,一種思想價值層面的改變,也只有商學院獨特的土壤才能孕育。歐美商學院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881年沃頓商學院開創工商管理碩士教育先河,歷經100多年的沉淀,體現著精髓的商業管理哲學理念。在商業競爭中,很多投資和管理的抉擇都在千鈞一發之際,正確的判斷往往不是由書本知識所能夠帶來的,而商學院賦予你的是高于知識本身的判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是國內在西式商科教學理念和亞洲商業氛圍結合得最好的商學院之一,中西合璧的獨特氛圍使中歐成為了亞洲首屈一指乃至世界頂尖的商學院。此外,筆者11屆畢業的860多位校友就來自于87個國家和地區,不同文化背景的碰撞是熏陶最好的催化劑,多樣化的國際氛圍不僅能擴充你的社交范圍,而且影響著你的思想和行為,把你變成一個國際化的商界領導者。
Global Education
商學院不僅聚集了全球的精英學子,還吸引了眾多世界頂級的教授進行學術研究和專業授課,學習就是與大師零距離交流,你總能在商學院找到感興趣領域的大師為你指點迷津。除了雄厚的師資配備基礎,每家商學院都有各自的獨門武功,例如以理論教學聞名世界的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擁有著5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以市場營銷和人力資源管理著稱的凱洛格商學院,95%的選修課都由課程教材的編寫者親自上課;國內科研實力最強的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就有著109位教師職員,對國內企業管理和經濟研究均有著獨特的見解。占盡地利的商學院還會邀請業界知名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加入MBA的授課:試想,KKR的George Roberts以及Blackstone Group的Steve Schwarzman來擔任斯坦福商學院私募股權投資課(Private Equity)的講師,對于有志在PE領域大展雄圖的你一定是受益匪淺的經歷。
Global Perspective
國際化的教育孕育國際化的思維,國際化的思維培養全球化的視野。同一屆MBA學子的職業背景涵蓋了商業運作的各個階段,完整的商業產業鏈賦予你縱覽全局的思維,還隱藏著無數商機。在商學院里,創業者可以利用idea吸引愿意投資的合伙人;管理人員可以尋找潛力的雇主;投資者可以尋找值得投資的生意。今年4月份被Facebook以7.15億美元收購的互聯網公司Instagram只有13名員工,而其中就有著通過斯坦福商學院MBA項目活動加入公司的股東。傳出收購消息時,參股時間甚至還不到4個月,而這些看似神奇的經歷在商學院里卻是多不勝數。此外,來自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同學就像一本濃縮的字典,與之交流如同領域世界各地的文化,了解各行業的情況,在短時間內擴充你的視野。假若你的公司計劃在東南亞進行戰略性的投資,你不僅可以向來自東南亞的同學了解當地政局及商業氛圍,甚至還可以與之合作。今日的同學,也許就是明天的合伙人。
Global Behavior
MBA學習經歷對學子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對其行為方式的轉變,這往往體現了微不足道的細節當中,卻給人以專業嚴謹的形象。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公眾人物的演講中,對于未知性別人物代詞的第三人稱通常會用he or she這樣的形式來代替,而在國內教科書的“規范”用法只是用“Ta”來表示。別看如此小的一個差別,倘若你在女權主義盛行的國家里進行演講,可能就因為沒有提到or she而會讓人反感。很多情況下,這種細節的傳授貫穿了商學院的生活:在知識授課的過程中,教授會更加注重不同地區會計準則差異而引致的會計結果不一致所以產生的系列問題;在與世界各地同學的交流中,你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的喜好與禁忌,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在經歷兩年高強度社交活動鍛煉后,你會注重在公眾場合發言的嚴謹以及得體。個人的行為方式會暴露出細節的缺陷,而細節決定著你的成敗。
Global Confidence
當你畢業5年、10年甚至30年后,在商學院所學到的專業知識可能已經忘記了,但留下的卻是一份無與倫比的自信,這也是筆者認為MBA教育所能帶給我們最大的收獲。在兩年高強度的訓練中,你和世界上最優秀的人一起學習、生活、競爭,能力的提升也伴隨著自信心的提高,而自信心才是超越專業知識,文化背景,行為細節的個人素質。全球一體化是未來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跨國企業日益增多,企業需要的是一個任何時候扔到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都曉得如何進行商業運作的、真正國際化的商業人才。你不可能學習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的法律條文和會計準則,也不可能懂得任何一個地方的文化和禁忌,但你可以有無所畏懼的自信和開拓者的心態,而這些都可以在商學院里找到。
作者簡介:
毛穎(Marvin),尚友集團CEO,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獲得工程學士和管理碩士學位,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MBA學位。曾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供職多年,1999年作為企業發展經理加入網易,2004年作為聯合創始人之一創建掌中無限公司(PICA),成為國內最領先的無線互聯網技術和服務提供商之一。2009年在美國沃頓商學院攻讀MBA期間,萌發并開始創建了ShareWithU。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 陳丹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