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網 漫畫網 愛新聞iNews 翻譯論壇
中國網站品牌欄目(頻道)
當前位置: Language Tips > 翻譯經驗

港報談臺媒錯譯馬英九“笨拙”:人云亦云不可取

[ 2012-11-27 09:57] 來源:中新網     字號 [] [] []  
免費訂閱30天China Daily雙語新聞手機報:移動用戶編輯短信CD至106580009009

香港《大公報》26日刊出評論說,上周出版的英國《經濟學人》雜志刊登了題為Ma the bumbler的文章。有臺媒把“bumbler”翻譯為“笨蛋”。當島內媒體一窩蜂似地轉載“笨蛋說”時,卻沒想到要看一看《經濟學人》的原文核實真假和對錯,以致大鬧國際笑話。媒體的責任是要把客觀的世界呈現給讀者和觀眾,不加分析的人云亦云只會失去公信力。

文章摘編如下:

英國媒體最近給臺灣上了一堂很好的英語課。上周出版的《經濟學人》雜志刊登了一則題為Ma the bumbler的文章。有臺灣媒體把“bumbler”翻譯為“笨蛋”。由于《經濟學人》是一家頗有知名度和權威性的西方媒體,“笨蛋說”在島內不脛而走,更掀起一波“批馬熱”。不料,幾天后事件出現戲劇性發展?!督洕鷮W人》方面澄清“bumbler”非“笨蛋”之意,只是形容一個人“行事猶豫”,并批評這是臺媒不負責任的錯誤翻譯。

“bumbler”源自英國作家狄更斯的小說《孤雛淚》中一位小吏的名字Mr. Bumble。此人做事情不太利落、不得其法。后來人們便以“bumbler”來形容“憨慢”、“窮忙”的人,若翻譯為“笨蛋”則是過火了。不過,到底是譯者英文水平有限而貽笑大方,還是媒體故意為之而嘩眾取寵,已無法考究。但媒體圈盛行的這種人云亦云的盲目跟風讓人憂慮,由此造成“一人錯,人人錯”的荒唐局面。當島內媒體一窩蜂似地轉載“笨蛋說”時,卻沒想到要看一看《經濟學人》的原文以進一步核實真假和對錯,以致大鬧國際笑話。但鬧笑話的不止臺灣媒體,批評臺灣媒體的《經濟學人》亦然。

Ma the bumbler這篇文章不長,亦無配圖,刊登在《經濟學人》內頁一個并不顯眼的位置。文章綜合報道了今年以來關于馬當局的種種負面消息。這些內容并非新聞,都是今年以來臺灣媒體報道過的?!督洕鷮W人》不過是“炒冷飯”,并無自己采訪的新料,或許如此,文章沒有署名。但不管是綜述報道,還是獨家采訪,客觀平衡的報道原則和新聞操守都不應該有所改變。其實,對于馬當局出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島內各界意見不一,褒貶有之。但《經濟學人》顯然偏重描述負面看法,這對當事人并不公平。

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陳沖近日“叫冤”,說窮人數目“增加”,是因為“政府”為了讓弱勢群體得到更多幫助和福利,于去年修正“社會救助法”,提高窮困線并放寬認定標準,所以貧困戶數上升。至于“油電雙漲”,確是令島內物價上漲的原因之一,但倘若不漲,除了增加政府財政負擔,也不利節約能源。臺北樓價狂升,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經濟學人》將之歸咎為“大陸熱錢將涌入臺灣”,則有失公允。

媒體的責任是要把客觀的世界呈現給讀者和觀眾,不加分析的人云亦云只會失去公信力。

相關閱讀

澳白皮書中文版錯誤頻出 被疑用谷歌翻譯

留英訪談:在倫敦讀科技英語翻譯碩士

十八大報告要點雙語對照

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的講話(雙語對照)

(來源:中新網? 編輯:Julie)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XXX(署名)”的原創作品,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英語點津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不得非法盜鏈、轉載和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631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英語點津)”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本網所發布的歌曲、電影片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與研究,如果侵權,請提供版權證明,以便盡快刪除。
 

關注和訂閱

人氣排行

翻譯服務

中國日報網翻譯工作室

我們提供:媒體、文化、財經法律等專業領域的中英互譯服務
電話:010-84883468
郵件:translate@chinadaily.com.cn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m3u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