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躍度才是“神馬”
相比用戶量,所謂百萬、千萬等的節點,投資人們更關心的是活躍度。
“其中的關鍵點,不是下載數,而應是日活躍度、周活躍度等,下載了但不活躍,用戶并不能給產品帶來從量變到質變的數字基礎,好的應用應有很高的活躍度?!蓖趵軐τ浾哒f,具體考察日活躍度還是月活躍度,取決于應用的功能定位。比如對大部分社交類應用來講,500萬的日活躍度(或者月活躍度)應該是個不錯的起步門檻;對大部分工具類應用來說,1000萬的日活躍度(或者周活躍度)可能才有穩固的變現的基礎,否則只能被戰略并購。
同樣,童士豪和童瑋亮不太在意用戶規模,也把活躍度作為A PP的考量點。
童瑋亮認為,一款A PP,如果日活躍到一萬,可能它才剛在市場上出現,可考慮繼續往下走,只是處于一個生存的階段。如日活躍到十萬左右,則能考慮一個比較好的發展,到了五十萬可去想辦法做大規模,到了一百萬,這個團隊應考慮商業模式,即怎么去變現。而日活躍過了五百萬這個坎,才有機會往平臺方面發展。
此外,活躍比也是一個指標。“日活躍度除以總用戶,能達到10%活躍比的都不錯?!蓖|亮說,不同A PP產品形態不一樣,活躍比多在5%到20 %之間。如果超過20%,應是黏性很高的產品。但不同階段、不同類型的A PP都不一樣,更多的可能會是日活躍有幾千幾萬時比較受投資人關注。他說,在A輪一般日活要10萬-50萬比較好,B和C輪要看以后的商業模式。
在提升用戶活躍度上,其實創業者們也不遺余力。
目前,“墨跡天氣每天的活躍用戶是3000萬左右”。時景天氣是墨跡保持用戶活躍的一大利器。金犁介紹說,此功能用戶可U G C本地天氣圖片,墨跡除有專門審核人員把關圖片質量,還在打造一個攝影師的交流平臺?!坝泻芏鄡炐愕臄z影師在墨跡平臺,他們與墨跡并非簽約關系,而是以自己的專業性告訴用戶怎么拍天氣,怎么拍得更有藝術感?!贝送?,墨跡做了一系列的營銷,比如前段時間的井蓋追蹤活動。主要是發動用戶通過特有的時景相機,拍攝殘破、缺失井蓋的照片上傳到墨跡時景中,這些圖片可能挽救另一個人的生命,也能敦促城市管理者采取行動。這個活動一推出就收到了點擊數好幾十萬。
美圖是以擴充產品線來提升用戶黏度。
如果說美顏相機、美圖秀秀分別是拍照、處理的應用,那么美圖上月初發布的自家第一款圖片社交類A PP美拍,意味著它正式向“分享”即圖片移動社交領域進軍。美拍強調的是地理位置,主界面是基于弱關系的“附近的人”和“附近的照片”,按距離遠近加載,用戶可瀏覽點評附近的照片和人,與之互動,而基于強關系的好友,則被放在次重要的位置作為補充。
馮漢平也認為,“A PP如果僅停留在工具層面,會存在活躍度低的問題。”在此方面,高德主要是通過與第三方的合作來完成生活化的布局,比如高德與新浪微博通過平臺開放和產品的深度整合衍生基于位置的社交,與攜程聯手以“訂酒店”的主題形式提供攜程在線服務,還整合了大眾點評的商戶信息,在“怎么去”的基礎上,增加“去哪兒”的搜索點評功能?!爸饕亲尩貓D生活化,來保持活躍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