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桶救命方法示意圖。網絡圖片
“‘馬桶也能救命?’近日,網傳美國哈佛某一家科研機構發表了一篇關于《火災自救——另類馬桶呼吸法》文章:火災發生時,一般的做法是用濕毛巾捂著,但是這種方法也堅持不了多久。”北京消防官微發博并配一張示意圖稱,科研機構的文章提供了一種自救方法:插一條管子通到馬桶后的下水管道,由于下水管通往外界,這樣就可以呼吸空氣。
隨后,記者查詢到,所謂美國哈佛科研機構提供的方法實際是一位名叫威廉·奧·霍姆斯(William O·Holmes)的人1981年在美國申請的專利,英文名為“Fresh-air breathing device and method”(新鮮空氣呼吸裝置及方法),但目前專利已經處于失效狀態。
專利說明指出,并不是所有的廁所都能使用這種裝置,只有與污水管線相連并存在水封的馬桶上能使用。“水封可以隔絕室內的有毒氣體。
“使用者應該先沖一下馬桶,把下水道氣體都排出。這樣以后,也會產生一種吸力,把下水管主管道里的新鮮氣體吸進馬桶內部?!?/p>
而在此過程中,吸管對空氣進行過濾處理是很關鍵的一步。吸管圖片中顯示,吸管并不是隨手拿來的普通吸管,而是由三部分組合而成,分別是嘴巴咬合部、風箱式裝置以及軟管部分。
風箱式部分內包括一部分過濾裝置,過濾裝置“可以將通過吸管的有毒氣體進行過濾吸收”,防止使用者吸入體內。說明中介紹,過濾裝置主要是木炭以及過濾篩。(據《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