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印度應該成為合作伙伴而非商業勁敵,如何尋求戰略性合作是目前的首要任務”,印中經濟文化促進協會主席迪爾哈先生(Mr. P. S. Deodhar)在11月27日由中國日報亞洲領袖圓桌論壇主辦,印中經濟文化促進協會協辦的印度孟買“中印商業戰略合作機遇”論壇上如是說。
談到中印商業合作,論壇另一位重要嘉賓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資訊委員會主任張國寶先生指出,雖然目前在許多亞洲發展中國家例如緬甸和敘利亞,中國被普遍認為是最重要的投資者,但其實許多投資項目都是由中印合作完成的。中印商業合作由來已久。
但兩國之間的合作似乎始終存在著摩擦,而這些摩擦來自于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等諸多方面。來自特變電工印度總部的副總裁劉先生在論壇上就分享公司在印度成立初期遇到的最大困難之一就是政府繁復的稅收政策,而如今克服了稅收難題后公司又面臨了員工效率問題。但這個問題又是建立在兩國不同的文化背景基礎之上,所以短時間內要解決它也并不樂觀。
針對這些困難,上海外經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鄭裕楓先生就指出克服當地文化差異是融入市場,獲得商業成功的戰略性關鍵。在分享上海建工集團開辟印度市場戰略時他就指出,公司當初的策略就是尋求當地的合作伙伴,他始終相信,只有找到了可靠的合作伙伴,外國公司才能以最短的時間適應本地環境,贏得商業上的勝利。他的觀點也受到了許多印度商業領導人的支持,來自印度E. J. McKay 公司的管理總監拉格塔先生(Mr. Kamal Rungta)就指出,尋求商業資訊和商業中介可以從很大程度上降低貿易摩擦的產生,成為成功的關鍵。
對于下一步中印合作的方向,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先生做為另一重要嘉賓指出中印合作是有美好前景的,加強在通訊技術以及金融方面的合作必將給中國和印度帶去經濟上的長遠發展。他還建議中國聯手印度及其他亞洲國家應該建立屬于亞洲自己的投資銀行以及農業銀行,加強區域性經濟合作,給整個亞洲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此次論壇共邀請到了三十七位來在商業政治領域的中印領導人,主要探討如何建立中印商業戰略合作關系,同時推動兩國的經濟發展。此次論壇也是中國日報亞洲領袖圓桌論壇首次在印度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