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名 密碼 注冊
訂閱手機報國際 中國 博覽 財經 汽車 房產 科技 娛樂 體育 時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親子 社區 專題
中國日報 中文國際 頭條國際 國際快訊 軍事臺海 精彩圖片 國際博覽 奇聞奇觀 科學探索 歷史揭秘 國際財經 中國經濟 消費旅游 能源在線 外交講壇 獨家策劃 風云對話 中日論壇 評論 特稿 新聞匯總 海外看中國 E-Weekly

殲―15成功著艦說明什么

2013-01-29 08:36:52 來源:學習時報
中國日報-看世界+加關注 打印 發送 字號 T | T 我來說兩句2311人參與)

殲―15成功著艦說明什么

2012年是中國航母元年。9月25日,我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成功入列,中國百年航母夢成為現實。

11月25日,僅僅距離遼寧艦交接入列不到兩個月,我國自行研制的艦載機――殲―15就成功在遼寧艦上進行了滑躍起飛和著艦。這兩個重大事件發生在同一個年份,而且相隔如此之近,國人發自內心的喜歡難以言表。黃色涂裝的殲―15和成功操縱它著艦的飛行員由此成為國人心目中的英雄,“航母STYLE”一時間大熱網絡,那個標志性的指揮起飛的姿勢被無數人、無數次地重復著、演繹著。曾被多少國家喻為航母最難跨越的技術障礙再次被我們攻破。

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華民族遭受來自海上的外國侵略達470余次。當然,我們也曾有過鄭和下西洋這一“有史來最光焰之時代”,參與者達12萬之眾。但正如梁啟超所嘆:“西方在哥倫布之后有無數哥倫布,而我則鄭和之后,竟無第二之鄭和!”中國在國內生產總值處于世界第一位的時候卻厲行“海禁”,從此走向衰敗,受盡列強凌辱。擁有航母是幾代中國人的夢想。但只有當航母擁有了艦載機特別是固定翼飛機,航母才真正成其為航母。所以把2012年喻為中國航母元年并不為過。

我想,殲―15成功著艦標志著我們在相關技術領域獲得四大突破。

一是已經具備完整的艦載機研發、設計和制造能力。目前,全世界范圍內能夠研制和生產艦載機的國家屈指可數,可見其技術難度之高。雖然殲―15是我們第一代艦載機,但其先期探索性研究和試驗價值十分重要。這里面既有對以往別國經驗的借鑒與學習,但更依賴我們自主的創新與突破。艦上起降的特殊環境對艦載機機體強度的高要求會導致機體結構重量的增加,同時,由于艦載機作戰方式的多樣性,對掛載的武器種類和數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也會導致飛機的著艦重量增加。既要增加飛機攜帶武器能力,同時也要控制飛機總重,這就要求必須采用一體化結構優化設計,在適當增加機翼面積、控制外掛重量、換裝更大推重比的發動機之間找到平衡。這只有靠我們自己。再比如,為適應海上多變的氣象環境,艦載機應具有全天候飛行和作戰能力;為了協助飛行員適應海上海天難分的目視環境,艦載機還應具有自動駕駛能力;此外,艦載機在茫茫大海中執行任務還應具有遠距自主導航能力,以便在失去母艦引導及海上無地標的情況下進行遠距飛行和作戰,這就要求艦載機的航程要大也就是飛機載油量要大……而殲―15作為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首型艦載多用途戰斗機,正是在上述諸多領域實現了零的突破。它配裝 2臺大功率發動機,實現了機翼折疊,全新設計了增升裝置、起落裝置和攔阻鉤等系統,使飛機在保持優良的作戰使用性能條件下,實現了著艦要求的飛行特性。它的作戰半徑大、機動性好、載彈量多,可以根據不同作戰任務攜帶多型反艦導彈、空空導彈、空地導彈以及精確制導炸彈等精確打擊武器,實現全海域全空域打擊作戰能力,各項性能可與俄羅斯的蘇―33、美國的F-18等世界現役主力艦載戰斗機相媲美,因此被譽為兇猛強悍的空中“飛鯊”。這些都會為未來探索中國新型航母提供更有實際意義的指導和借鑒。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編輯:王琦琛 標簽: 著艦
...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300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日報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
24小時新聞排行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m3u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