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完全靠國產研制的復雜著艦系統獲得成功。著艦試驗是由母艦、著艦系統、指揮系統、艦載機系統等整體配合,這本身就是個巨系統,十分復雜。像此次艦載機能夠成功實現著艦,它要有一系列設施作保障。諸如:飛機從海上空域飛行到靠近航母,在移動的航母平臺上逐步靠近并成功降落,精度要求非常高,對飛行員的技術考核也嚴苛到了極致。殲―15成功著艦說明我們艦與機之間的信息交鏈做到了完全融合,空中引導系統精確、高效。艦載機著艦是所有飛行領域中難度非常高、最具挑戰性的科目,我們的試飛員、飛行員在如此高難度技術的完成過程中,經過不斷探索,著艦試驗成功。
三是我們在艦載機特殊材料和特定海洋環境下適應性問題獲得突破。航空母艦是巡弋于深海大洋的戰略武器,是國家力量的體現和象征。與陸地機場不同,海上自然環境使載機的航母時刻飄浮在海面上,氣象水文條件特別復雜。比如,大風、臺風、海霧、波浪和潮汐等,使得艦和機均長期面臨大氣腐蝕、高鹽和潮濕天氣。這對艦載機材料的要求非常高。要考慮不同類型金屬相互接觸問題,要采取復雜的防電化腐蝕措施,對鋁合金等金屬與碳纖維復合材料相接觸要采取防護措施。所以艦載機要具備防潮濕、防鹽霧、防霉菌的功能??梢哉f缺少任何一個環節著艦都不可能順利完成。
四是在艦機協同和編隊配套建設方面獲得重大進展。眾所周知,艦載機是航母形成戰斗力的重要標志,但從很多國家的經驗來看,其研發過程往往并不順利。比如諾斯羅普就曾在將YF-17艦載化的初期遇到困難,由于起落架的問題遲遲解決不了只好將具有艦載機研制經驗的麥道公司納入主承包商范圍,利用其在艦載機方面的經驗才最終使F/A-18獲得成功。再比如F-35C研制和裝備過程中的問題。特別是飛機超重的問題,洛馬為此懸賞提出減重措施的員工,最終才減去1噸重量。此外還包括攔阻鉤索研制受阻,F-35C陸基鉤索8次試驗沒有成功。因此,殲―15的成功著艦是我國整體科技實力的重大體現,同時也代表系統工程建設的重大成功。這里面體現的既包括科研研發能力,更包括人員素質、團結協作和攻堅克難、敢為人先的民族精神,這是一個大的系統工程。它的實現與組織是相當困難的,考驗的不僅是一個國家的工業實力,更是一個國家系統工程建設的水平和科研人員的精神狀態。
進入21世紀,航空母艦不僅在傳統作戰領域繼續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而且在非傳統軍事領域中也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尤其在遏制危機、海上反恐、反海盜、維護海上通道安全等各項海上行動中,都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