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招之父"不后悔諫言大學擴招
他是一名經濟學家,但他卻從不放棄對高等教育的關注,他說教育直接關系著國家命運;他曾是一名中學教師,又是恢復高考后的首屆考生,因此對于30年來高考及高教改革的歷史變遷,有著切身體會;作為一名理性的經濟學人,他在不同場合皆表示,人才作為教育產品最大化地滿足了市場經濟的需求。他被冠以“擴招之父”,多年來擴招利弊爭辯從未間斷,但他從未改變過自己的立場。
2007年,在恢復高考30年之際,記者為你講述經濟學家湯敏與高考的故事。
湯敏在接受采訪
77年的高考改變了我人生的道路。我不能說自己現在很成功,但是肯定比沒上大學的要成功?!睖舫3S眠@句話勉勵面對困境的學生。
1971年,知青下鄉插隊,高中學歷的湯敏也跟著下鄉插了兩年隊?!白鳛?6級的學生其實連初中都沒上,高中也就斷斷續續讀了兩年?!睖粽f,“剛進學校,‘文革’開始,放假停課,到該出學校時還沒正式開課,初中三年幾乎在放假中度過?!蹦菚r候在他腦海里盤旋的只有毛主席語錄。
1973年,在那個充斥著讀書無用論、人才奇缺的年代,湯敏因為上過幾年學而被派往廣西南寧第四中學教數學。“此前的中學6年時光,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物理化學,每天學的是工業技術、農業技術,其中至少1/3的時間用在農村、工廠的實線鍛煉中。插隊完了,中學的基礎也基本就完了?!北弧摆s鴨子上架”的湯敏,只能邊自學,邊教學生。教學的需要、為人師表的示范作用,激發了他對學習的渴望。
但在當時,湯敏告訴記者,“我的理想很單純,就是想把老師當好,把班上學生的成績帶起來,還有就是多讀點書?!?/font>
一個月備戰高考
1977年10月,報上刊載了“恢復高考”的信息轟動了全國,也觸動了身處廣西南寧中學課堂的湯敏?!爱敃r沒有想太多改變命運之類的問題,中學教師在當時還是很不錯的,只是覺得這是機會,能多讀點書,能重圓大學夢。”因此他毫不猶豫地開始了備考。
但是困難一點都不少?!耙皇强忌喔偁幖ち遥甑目忌_競爭;二是年齡大屬背水一戰,按照廣西第一年的規定,25歲以下考生才有資格進考場,這意味著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機會;三是底子薄,從沒學過物理化學,但卻要在考場上技壓群雄,語文、政治根本沒法復習,只能靠日常積累和臨場發揮;四是復習時間短,身兼工作重擔,距離考試只有一個月,只能深夜挑燈夜讀。”如今回想起這些,湯敏說:“太不容易了?!?/font>
“當時確實是一點把握也沒有,既然數學比較擅長,專業就選了數學。”高考之前的報考,湯敏在不多的幾所有數學專業的院校中挑中了武漢大學,這當中的另一個原因是,著名作家徐遲的一篇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陳景潤破解世界級數學難題的描述,在全國引發了一場科學鉆研的熱潮。在“文革”中被批判為臭老九的知識分子終于再次贏得社會的尊重?!斑@對當時的我有著莫大的鼓勵,家人也無一例外支持我報考?!?/font>
77級高考并沒公布成績,所以直到最后湯敏都不知道自己考了多少分。元旦前后,湯敏當時正在學校給學生們上課,郵遞員趕來說,“有封信,是武漢寄來的?!苯舆^信封一看,“我考中了,是武漢大學數學系?!?/font>
|